EN| PT

兩岸經驗的銀幕交匯——影展意義何在?

2018年08月 | 第二十八期

文/Cleo Lei

電影作為代表文化聲浪的產業,一直被各個國家及地區列為重點培育的板塊。而一場具備區域文化底蘊及國際化視角的電影展更是行業交流的舞台,為區域電影產業發展提供契機。到底如何才能利用本土優勢,為電影人創造更好的平台以及發展空間?電影展開幕電影《暴裂無聲》出品人及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宋文,以及本澳電影導演周鉅宏,將會從電影人的角度,分享他們的經歷和感受,探討影展對電影工作者發展的意義。


一場影展折射澳門電影行業現狀


宋文應邀出席「中國與葡語國家電影展」的開幕式,提及對是次電影展的印象,宋文認為它最大的獨特性在於跨文化的交流,不僅有中國電影,也有葡語系國家的電影作品,讓本地觀眾大飽眼福。而這也折射出澳門電影行業的基礎。宋文坦言:「最初對澳門電影行業的印象,更多停留在娛樂化的層面,但近幾年伴隨着澳門對促進電影行業交流的力度日益增大,愈來愈多80、90後年輕導演有非常強烈的意願去拍攝真正具備文學審美的作品,我在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上亦看見不少他們的身影。」


周鉅宏則認為:「本次影展體現了澳門電影市場對影片質量和題材的選取有一個更高、更為獨特的門檻。這對於向世界推廣澳門的電影文化,樹立自身中葡文化交匯的獨特品牌形象,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影展能為新晉電影人提供平台


一場具有行業意義的影展不但是跨區域文化交流的平台,對於電影從業者,更有不同的意義。作為新晉導演的周鉅宏曾經有過數十次參與電影展的經歷,他表示:「帶着作品參與電影展讓我覺得十分鼓舞,這不僅可以讓作品得到與大眾分享及曝光的機會,獲得業內老師的專業評價,得到更多與年輕同行交流切磋的機會,更加有助於讓市場看到新晉導演的潛力,有利於新晉導演的成長與持續發展。」宋文表示:「實際上很多年輕創作者都需要一個公共平台,來獲得藝術的話語權。他們需要獲得藝術的自信,就需要一個公共機構來做出嚴肅評價,以作為證明,而電影展就是發揮了這樣一個角色。」


發揮優勢 打造東方鹿特丹


回顧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的發展,宋文認為:「當初選擇西寧,是因為它一個邊陲的、充滿孤獨感的城市,而這個城市形象適合電影工作者進行嚴肅的藝術創作。」對於澳門這個與西寧同樣在人口和地域比例都較小的城市,其電影業具有相似的發展路向。兩位電影工作者均異口同聲地認為:「澳門的城市具有東西方文化匯聚的優勢,同時亦有各種現代與奢華設計的建築,不僅適合拍攝各種不同題材的電影,亦能為舉辦影展提供充足的場地資源,完全可以打造成為東方的鹿特丹。」


展望未來 賦予影展更多可能性


結合現在世界級影展的發展路徑,宋文表示:「一個長遠目標的項目,無外乎是要找到其中心定位,澳門的影展未來可以建立評價體系,促進更多中葡國家評委的交換互動,並且通過政府的鼓勵政策,舉辦創投會,並從獎金的層面,給電影從業者鼓勵,讓澳門影展能定位成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文化交流的平台。」


周鉅宏透露,其新作品得到澳門政府的資助後,現正積極籌備工作,作品希望通過澳門本土小人物的生活和工作來進行自身價值的思考。他期待在政府的激勵之下,未來有更多年輕人用優秀的作品代表澳門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