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張蘊之

自由文字工作者,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將旅行視為一種修行,在每一處陌生的異地,學習用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天、人、物、我的關係。著有:《澳洲不思議》、《吳哥深度導覽》、《孤獨星球LonelyPlanet“IN”系列:台灣》。


焦土變綠園:德國魯爾區的轉型經驗

2015年07月 | 第七期

魯爾區(Metropolregion Ruhr)位於德國西北部,在工業革命後,由於富含煤礦,在短短數十年內成為歐洲最發達的重工業發展區,包含十多座高密度人口的城市,快速且急就章地集中了煉煤、鋼鐵、化工等產業,缺乏長遠城市規劃,是德國工業的心臟,也是重度污染、低社經水平、生活質量極差的區域。1970年代末期,更廉宜的能源取代了煤,魯爾區也隨之衰落,留下大量廢棄廠房、被嚴重毒化的土地與河流,以及沉重的失業人口,如何「再造」頹敗的魯爾區,成為德國政府最頭痛的課題。


在荒置大約十年之後,IBA(德國國際建築博覽會,IBA EmscherPark)肩負起魯爾區再造的重任。IBA採取國際競圖的方式,廣邀國內外建築師集思廣益,以文化傳承、環保與生態復育為基礎,思考廢墟與破落社區住宅「翻生」的可能性。所有建設與規劃都必須符合德國的能源與環境保護規範,根據不同區域的特性與歷史紋理進行整頓。以煤區最常見的「煤渣山」為例,這些經過冶煉後完全沒有利用價值的廢渣,四處堆置在城市中,形成寸草不生的死亡山丘。IBA透過社區規劃,將這些煤渣山綠化,轉換成遊憩場所,同時在部分斷面保留裸露的煤渣,人們可以由此得知這裡原本的面貌。


魯爾區內數量龐大的廢棄廠房與機械設備,則在充滿創意的合作過程中,交由民間單位管理。如尺度開闊的廠房,是影視產業製片廠的絕佳場地;過去供數百名礦工洗浴的澡堂,稍作整理即成為舞蹈排練場。起重架的高牆變成攀岩場,並孕育出德國攀岩協會成員最多的魯爾分會。這些廠房的「再利用」省去了拆除、蓋新樓的資源耗損,以「最小干預」為原則,僅做最低程度的維護整理,就能在保存歷史紋理的前提下,奇蹟般成為文化藝術活動的搖籃。這些方案同時解決了「棄置」都市毒瘤,以及文娛產業需要場地的問題。


巨型機械設備是另外一個問題。一般來說,工業在結束營運後,機械設備的下場就是拆除,但拆除需要錢,倒閉的企業無力處理,這些設備就會留在原地,變成巨型垃圾。Zeche Zollverein(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曾是歐洲效能最好的煉焦廠,它不是「廠房」,而是一整組尺度巨碩的機械,建於1930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煤礦設施,將當地的煤獲量自每日300噸一舉提升至每日1,200噸。1986年工廠停工,這組工業發展史上卓越的里程碑則由政府買下,開始規劃成體驗式博物館。參觀者循著煤的運輸動線逐步深入機械內部,這座博物館不僅僅是硬體的保存,博物館展開的記憶計劃,記錄了聲音氣味,藉由各種感官元素的收集和陳列,使參觀者得以體會當年礦業從事人員的生活,了解人類文明史中極具關鍵性的一章。現在的Zeche Zollverein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重工業曾經帶來的經濟榮景與環境傷害,繼續在這裡作為世世代代的借鑒。


除了產業遺跡的再利用,與產業共生的住宅社區翻新與弱勢照顧、河流污染整治、環保能源研發等計畫,都在持續推動中,這裡已成為綠能與創意產業的重鎮,人類未來理想生活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