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莫翠儀

土生土長香港人,中學時代愛上達明一派與Britpop,自此對流行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畢業後,開始為香港多份中英文刊物寫作,現在為網上音樂平台Bitetone總編輯及Cuetone工作室項目總監。最愛旅遊、熱浪薯片與橙色;最討厭等巴士。


音樂節,不止音樂

2015年10月 | 第十期

07_莫翠儀_02.jpg


數年前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日子,碰上草莓音樂節,與朋友躺臥在能夠遠眺舞台的山坡上,突然有點猶豫,明明來音樂節是打算看喜歡的樂隊,入了場卻閒著和朋友飲酒談天、離遠聽著音樂就滿足了,是否有點本末倒置?然後看到不遠處有一個外籍家庭,小朋友步伐不穩在草地上隨著音樂跑跑跳跳,整個家庭大概都不懂台上的刺猬唱著甚麼,但似乎都樂在其中。然而我想,音樂節除了音樂以外,還有很多更珍貴的東西吧?


而近兩年,音樂節的風氣,好像慢慢在香港成形,到處都是音樂節。較為成功的,有年末巨星雲集的Clockenflap、以台灣樂隊為主的呼叫音樂節、主打重型樂隊的山海屯音樂節、玩bass music的Outlook Festival、Endless Summer International Reggae Ska Festival、主打本土獨立音樂的「芝麻開壇OpenSesame! 2015」、草民音樂節及銀礦灣沙灘音樂節等;也曾經有「只此一次」的Lion Rock Festival、BLOHK Party等。商場內的馬拉松式演出也以音樂節自居,三、四隊樂隊一個戶外演出也常以音樂節作招徠,官方每年也有歌頌歌舞昇平的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一時之間,festival成了最熱門的音樂活動。


大家可能會想,音樂節中,音樂演出最重要對不對?我反而覺得,「性格」最重要。例如每年臨近Clockenflap,不少朋友都「心大心細」好不好先買早鳥票,還是等公佈了headliners才選擇看哪一天的音樂節,不像英國的Glastonbury Festival、美國的Coachella等大型音樂節,一個演出單位也未公佈,但門票還是一開售便被秒殺了。又或是冰島的Iceland Airwaves、比利時的Tomorrowland,目標觀眾群較niche,但同樣建立了鮮明的個性。以上這些名字,已經代表了好的音樂選擇、好玩互動的氣氛,重點是世界大同的festival,而非單是音樂那麼簡單。


當然,一個音樂節的性格以及reputation需要很多個十年才能鍊成,除了多元化的現場音樂演出,它的精神也相當重要。就如當年胡士托在國際社會不穩定的氣氛下宣揚Love and Peace的精神,我們也依然相信音樂和藝術創作有它們的精神價值。我不認為音樂必須與社會及政治掛勾(這風氣最近在香港是有點矯枉過正了吧),但是透過創作宣揚普世價值,喚起群眾對不同議題的關注,讓大眾自行反思,改變社會,畢竟是一個有視野的音樂節的目標吧。硬件方面,其他配套如餐飲、攤位、展覽等,也是塑造一個成功音樂節的地方,有性格的音樂節,才能夠得到不同群組的支持,慢慢養成一種文化。


以此脈絡來說,香港有心的音樂人和搞手眾多,撇除場地限制這土地問題,我覺得現在最需要的,反而是培育觀眾。如何讓新生代接觸與主動發掘主流以外的音樂及文化選擇,是一個大難題。例如最近在西九舉行的《自由約》,programming上銳意以吸引年輕人為目標,吸引了一班從未接觸過樂隊、次文化的觀眾踏出第一步,如何讓他們繼續對表演文化產生興趣,將會是搞手們的挑戰。或許香港距離擁有一個能夠代表一個城市、一種文化的音樂節,還有一段距離,不過我相信不難在不遠的將來看到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