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鄧曉炯

寫作人、文化評論人,曾獲澳門文學獎、澳門中篇小說獎,出版作品包括:小說集《浮城》、《刺客》、《迷魂》及評論集《有感爾發》,其中《刺客》、《迷魂》等小說被翻譯英、葡文出版,過往亦涉足戲劇創作,作品包括:兒童劇《魔法寶石》、《反斗西遊記》,澳門民間傳說系列《石獅子》、《許願靈猴》及改編劇本《女帝奇英傳》(梁羽生)等。

容不下書店的城市

2016年12月 | 第十八期

01_鄧曉炯_01.jpg


對於澳門的愛書人來講,獨立書店邊度有書遷離位處鬧市的現址而搬進舊區,大概是既在意料之中、又有幾分唏噓的新聞吧?回溯至2003年,當年幾位愛書人聯手創辦了這間二樓書店,最令人注目的,大概要屬書店的落腳點,正處於澳門繁華鬧市的心臟──新馬路噴水池區域,雖然今天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回想當年經濟不景的澳門,地產租金水平與今天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在這一波跨時逾十年的租金飛漲潮裡,不要說噴水池區的繁華商業中心,即便全澳門的各個社區裡,大家眼見一間又一間老店或非以遊客為主的小店紛紛賣盤、結業或搬遷,因此邊度有書能否繼續堅守下去,也不時牽動本地讀者及愛書人的關注。今年九月,書店正式宣告撤離原址,算是一個雖然遲來但絕不意外的結局。


在商言商,房屋舖位的租金,隨經濟起伏而起落,本屬平常事,本微利薄的書店更往往成為最早的「犧牲品」也毫不出奇。只不過,一家書店(尤其是獨立書店)雖講求商業運作,但並不完全只是一盤生意而已,不少國家或地區推出種種政策、措施甚至法律,扶持、保護這些中小書店的生存,正是考慮到書店本身亦是社會的文化資產──書本,尤其是涉及本土作家或題材的書籍作品,能夠讓看不見、摸不著的「文化」作為具體產品或形象呈現出來,與在地和外來民眾、社會的歷史、傳統以及文化之間,形成悠久深厚而綿密複雜的脈絡連接。


不管是在傳統的資本商業市場,還是網絡經濟興起的新時代,在成本漸高、競爭愈趨殘酷的商業世界裡,實體書店就有「先天不良」的弱點──作為一盤生意,它並不具備賺大錢、快錢的競爭力。話雖如此,但環顧各地,仍有不少日漸出現的新模式值得我們借鏡。比如商業或住宅地產與文化書店的「產業+書店」疊加驅動模式:書店這塊「文化招牌」,成為商業或住宅房地產的形象包裝工具──一間有格調、受歡迎的書店,不但成為文化人和偽文青的聚腳點,也為所在的地產項目帶來書香,營造出悠閒藝文氛圍,提升了檔次,創造出價值。因此,愈來愈多意識到「文化」價值的地產商們,心甘情願「讓利」吸引書店進駐,正是看中文化產業的衍生附加值。從台灣到香港再進軍內地的誠品書店,還有如單向街、言幾又、西西弗等一批分佈在商業中心的書店,一方面打造出獲大眾讀者認可的城市文化空間,另一方面亦提升了城市商業地產的文化品位和價值。


事實上,「文化」作為核心競爭力,不僅令重視盈利的商家企業漸漸明白它的巨大潛在價值,更是各地城市乃至國家視之為「戰略高地」的關鍵場域。那麼,回看澳門,邊度有書以及同類中小型書店難尋棲身之處的困境,也就不全然怪罪於地產霸權,它就像一部X光機,探照出這座城市對於「文化」的意義內涵、潛在價值與延展可能性之認知的匱乏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