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袁紹珊

北京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影視編導)雙學士、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及亞太研究雙碩士,研究方向為文學及電影。獲「美國亨利.魯斯基金會華語詩歌獎」等多個獎項,曾任美國佛蒙特創作中心駐村詩人,應邀出席葡萄牙等多個國際詩歌節,擔任澳門首部原創室內歌劇《香山夢梅》作詞人。在兩岸暨港澳地區出版過多部詩集。長期從事學術及出版工作,並為台港澳多家媒體撰寫專欄。


用嘻哈、漫畫講正史行不行?

2020年08月 | 第四十期

疫情期間,多國的藝術團體釋出不少線上影視資源,我因而有幸看到被喻為「現象級音樂劇神作」的《漢密爾頓》(Hamilton)。


《漢密爾頓》自2015年公演以來,叫好叫座,一票難求,票房收入每年過億美元。此劇果然名不虛傳,破格創新,用嘻哈、饒舌、R&B、騷靈等傳統音樂劇甚少使用的曲風講述「美國夢」,卻毫無違和感;表現手法融匯古今,精雕細琢,讓人拍案叫絕。


用文化工業活化歷史、向全球輸出美國價值,一直是荷里活和紐約百老匯的拿手好戲,這部以美國首任財政部長Alexander Hamilton命名的音樂劇也不例外,用振奮人心的力量重構他的一生。


主創Lin-Manuel Miranda成功把Ron Chernow所寫的傳記改頭換面,將沉悶冗長的美國開國歷史及憲法撰寫方式,化為精彩到肉的唱詞。連英國國王乃至美國開國元勛的舉手投足都可以「幼稚化」,把嚴肅的政治議題辯論變成Rap battle,甚至讓總統展露美式國駡,卻拿捏得宜,不失格調品味。著名劇場導演林奕華曾撰文評價此劇是「第一部嘻哈音樂劇,也是活化歷史的成功方程式」,「證明活化歷史的最佳手段,還是Pop」。


美國人膽敢用嘻哈演繹開國元勛的一生,日本人則擅長用漫畫講述歷史人物。我在日本旅行時,就感受到「漫畫+學術/文學/歷史」的百搭文創模式。太宰府天滿宮不但供奉着被民間奉為「學問之神」和「日本孔子」的菅原道真,還有以漫畫及動漫呈現的相關展覽。九州不少書店的當眼位置,放的正是以菅原道真為主角的系列漫畫《応天の門》,把德高望重「學問之神」的成長經歷,重構成有趣又燒腦的少年偵探故事,還有紀念明治維新150周年,反映日本工業革命的歷史人物漫畫《鍋島直正》。


01.jpg

太宰府天滿宮舉行的菅原道真生平展


《漢密爾頓》和「歷史漫畫」的成功,說明了「歷史多元敍述的可能性」對文創發展何其重要,那不只是「以小見大」、「以一人側寫時代」的切入角度,還有百無禁忌的表現方式。當年Lin-Manuel Miranda看書萌發出創意點子,用Hip Hop錄製成《Hamilton Mix Tape》寄給了紐約The Public Theatre的負責人Oskar Eustis,馬上得到製作支持。「Hip Hop+歷史+國家英雄」乍聽起來,已是藝高人膽大的爭議性點子,但珠玉在前的法國音樂劇《搖滾莫札特》,不正是用搖滾樂來表現古典音樂神童?試想想澳門的文化工作者是怎樣呈現孔子、冼星海和鄭觀應?

 

希望流行音樂、漫畫等「次文化」能自覺活現國家精神,除了創作人要膽大心細,也考驗當權者和觀眾的胸襟。


活化歷史的最佳手段,或許真是流行文化;但活化歷史的生成條件,是大鳴大放的創作空間。可惜的是,「擦邊球式」的穿越劇、宮鬥劇,似乎成為現時華語地區文化從業員呈現歷史多元敍述的僅有手段。如果「活化歷史」真的有甚麼方程式,那就是先讓人物多一點人性,容許角色多說點人話,放心讓創作者對歷史文化進行提煉、對傳統表述進行革新,容許創意點子有發芽成長的可能。


在三觀超正的主旋律作品和低俗穿越劇的二項選擇之間,那些連看到一張「梗圖」都深感不安的衛道之士,若想看到《漢密爾頓》、《応天の門》那樣的革命性文創商品在大中華出現,請先收起那些一碰即碎的玻璃心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