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小雯

生於澳門、現居紐約,從事獨立策展、寫作及藝術教育工作。2019年擔任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策展人,並曾任職於紐約市文化局、美國華人博物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等機構。北京大學中文及藝術學雙學士,紐約大學藝術行政碩士。

假如人工智能向藝術家學習

2023年02月 | 第五十一期

「如果人工智能向藝術家學習,可能會導致人工智能創作出獨特和富有創意的藝術作品,模糊人類和機器創造藝術之間的界限。然而,它也可能引發對人工智能創作藝術的真實性和價值的問題。」

—— ChatGPT 回答「假如人工智能向藝術家學習」


身邊愈來愈多人開始使用ChatGPT,筆者使用後也開始上癮。ChatGPT是由OpenAI創建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目的是回答問題並根據其接受的訓練訊息生成類似人類話語的內容。除了仿真性高,ChatGPT的優勢還在於能提供言簡意賅的回答,應對複雜的概念和問題,似乎亦有不俗的表現,引文中ChatGPT對假如人工智能向藝術家學習的回應,便是很好的例子。


但當我們嘗試理解ChatGPT的原理,會發現這個模型只是根據其訓練的結果生成了很像真實話語的內容,它亦可能由於訓練局限而產生不實訊息或偏見。《紐約時報》評論人Ezra Klein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與嘉賓如此評論:「ChatGPT其實在胡說八道,並不理解自己在說甚麼,因為它並沒有接近人類的意識。」人類真實語言千差萬別,有着複雜的語境,難以預測且富有創造性。唯有對人類認知模式有更深入了解,才可能讓人工智能技術產生質的突破。


令筆者好奇的是,假如藝術反映了人類更複雜的認知和表達模式,那讓人工智能向藝術家學習會如何?好奇者似乎不在少數。巴黎的創作群體Obvious就此進行了實驗,向人工智能系統載入一萬五千幅14至20世紀的人像畫,讓機器學習,再生成一系列家族肖像,並於2018年的佳士得拍賣會上,第一次將人工智能藝術(圖一)拍賣出售。事件引發一輪討論,這是藝術嗎?如果將藝術定義為具有美感的形式,那麼它是的;但若將藝術定義為創作者對偌大世界的表達,反映創作者對世界的情感與感應,那麼人工智能尚力有不逮,它並沒有這種表達的需要。


01.jpeg

圖一、Edmond Belamy 肖像(來源:Obvious)


更甚者,如同ChatGPT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人工智能創作機器同樣雲裡霧裡。OpenAI近年推出了Dall-E這款人工智能圖像生成工具,輸入提示詞即能產生新的圖像。這款工具雖然能𣊬間製作出唯肖唯妙的圖像,但其「創作」方式與人類截然不同。谷歌軟件工程師François Chollet曾在Twitter分析,人類繪畫的簡陋單車和人工智能生成有五、六條腿的逼真馬匹之間有着重大的區別:人類不擅長複製視覺內容,但他們知道事物如何被構成,小孩都能知道單車是由2個輪子、2個踏板、把手和鞍座組成(圖二)。而深度學習模型雖擅長視覺複製,卻沒有對構造的抽象理解,因此有時會生成殘缺的形象(圖三)。哲學研究者Attay Kremer概括得頗有意思:機器以內容來想像,人類則透過形式。人類對抽象形式的概括、理解和想像能力,乃至當代藝術家進一步對形式、概念的顛覆,都在人工智能的智慧之上。


02.jpeg

圖二、素人繪畫的單車(來源:François Chollet的Twitter)


03.jpeg

圖三、人工智能生成的馬匹(來源:François Chollet的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