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琪香

旅客,賣文人,現居日本。曾於《明日風尚》、《ELLE Decoration》及《CREAM》雜誌任編輯,現替雜誌寫設計、生活、旅遊等文章討生活。最近開始寫書,首本著作為《好日。京都》。

小出版與小書店

2018年10月 | 第二十九期

最近找到一本很喜歡的詩集,名為《窓の韻》(中譯:《窗之韻》),單薄的一本,內裡只有九首詩,來自不同詩人的作品,包括原民喜(Tamiki Hara)、島崎藤村(Toson Shimazaki)等等。我對日本詩不太熟悉,只讀過種田山頭火及谷川俊太郎的,書中九位詩人全都陌生,然而仍然不減我對這詩集的喜愛。我的意思是,我很喜歡這「詩集」,而「詩」,不過是詩集的一部分而已。

 

包裹着書封面的Glassine紙如同薄紗窗簾,翻開時沙沙作響,仿佛風吹樹葉策策鳴,一時間,以為窗外樹影婆娑。再往裡面翻,先向左掀一頁,再向右掀一頁,如同打一扇窗,窗後是詩的風景。書籍的裝幀與主題極為吻合,執在手裡時似乎已經能夠感受到詩的氣氛。

 

《窗之韻》的出版社名為Hioriyomi社,裡面只有一個員工,就是山元伸子(Nobuko Yamamoto)。她是出版社的老闆,也是編輯、設計師、甚至是負責釘裝的製作部同事。Hioriyomi社一直以來都是以出版詩集為主,原為編輯的山元伸子自己定立每本書的主題,從詩山詩海之中,選來合適的作品,構思詩的表現方式,嘗試將詩內展現的意識與風景,透過設計、裝幀呈現出來。她多採用的是活版印刷,活字版的組合、印刷交給專門的公司處理,印刷好每一頁後,她再親自將之一本一本的釘裝、折疊,非常花時間與耐性。

 

在《窗之韻》中,她邀請了銅版書家森雅代(Masayo Mori)合作,為每一首詩製作一張銅版畫。最後一幅為尾形亀之助(Kamenosuke Ogata)的詩作《午後的房間》配的圖,直接採用了銅版印刷,再直接貼在書籍之中。詩的中譯大致是:

 

桌上的碟子裡

蘋果和蜜柑和香蕉——和


午後的

房間內

如啫喱般積聚在玻璃窗裡

 

一人——房間的角落中

一人在

 

簡單的詩作,如同一幅風景畫,安靜而孤獨。要是配圖把頁面填得太滿,大概就太熱鬧了,因此山元伸子及森雅代將配圖縮得極小,留下大量的餘白,詩作沉謐的氣氛表露無遺。或許正因為Hioriyomi社是一個人的出版社及製作公司,所以山元伸子有足夠的時間獨自沉澱她對詩的感覺,製作出如此看似輕盈卻深邃的詩集。

 

像Hioriyomi社般的一人製作公司及出版社,於日本並不罕見,例如由書籍裝幀師都築晶絵(Akie Tsuzuki)開設的Postaldia、Hideyuki Saito創辦的Saicoro等。Saicoro的工作室裡甚至有一台活版印刷機,Hideyuki Saito一手包辦設計、印刷、裝幀等製作。

 

他們製作的書籍出版數量不多,像山元伸子的《窗之韻》就只製作了一百本。在大家都習慣了網購的時代裡,要讓這一百本在市面上流通,該不算困難。然而,會喜歡他們製作的書籍的人,大概都是對閱讀經驗、對手感有著莫明執著的人,得摸過書籍的真身,才能確定自己會否被感動。而作品如此精細,相信他們定不願讀者以網路上的圖片評價自己的書籍。能在書店中上架,是最完滿的出路。

 

我是在名古屋的On Reading書店中首次看到山元伸子製作的書籍的,On Reading是一家兼設藝廊的書店,空間不算大,但引入了不少獨立出版社製作的雜誌與小書。後來又在Colon Book遇上,那是一家由平面設計師湯淺哲也(Tetsuya Yuasa)及畫家湯淺景子(Keiko Yuasa)他們開設的書店,只在展覽活動期間才開放。聽說最近長野縣松本市的咖啡店兼書店琹日(Shioribi)也引入了。

 

這樣列出來,其實是想說明一件老掉牙齒的事實——這類型獨立出版的書籍,不管再有創意、再出色,要通過大型書店層層疊疊的公司架構,走上其書架,實在不是一件易事。而且大型書店要求的抽成,亦非這類小出版社所能應付的。小書店靈活的運作方式,為小出版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讓獨立出版放在看得到、摸得到的地方。

 

零售平台其實也是發表創意的平台,當城市繁榮得只剩下大型連鎖零售店的時候,或許就代表了我們能在城內吸取的創意養分越來越枯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