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蕭家怡

九十後澳門人,現於香港從事傳媒工作,著有《戀殖世紀︰港澳殖民印記》一書。


冷靜與熱情之間——關於做讀書雜誌的二三事(上)

2015年10月 | 第十期

01_蕭家怡_01.jpg


「嘩!在讀書雜誌當編輯,那麼你一定很喜歡看書。」每當向新朋友自我介紹,談起工作時,對方例必會說出這句令我有點不好意思的話。


你或會好奇,這難道不是事實嗎?如果是,那又何來會不好意思呢?


的確,我很喜歡看書,但其實愛看書與讀書雜誌編輯兩者之間,絕對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簡單算術題,因為這當中牽涉到私領域與公領域之間的距離問題。


一個稱職的中間人


閱讀本來是件個人的事,作為一個讀者,你可以有自己的愛惡、口味,是憑著熱情在書海中漫遊;但做讀書雜誌卻是一件公共的事,你是書本與讀者的中間人,需要冷靜下來,以理性的角度去檢視、篩選不同的書,再思考怎樣在雜誌中呈現這些內容。我2012年開始於讀書雜誌當起編輯工作,幾年下來,不敢誇口說自己是個出色的編輯,但在眾多前輩高手的薰陶下,總算能偷到師,理出一點想法來,藉此機會,正好跟大家分享一下。


同樣是一本雜誌,但讀書雜誌的不同在於,它既非暢銷的通俗娛樂雜誌,也不是小眾的文學雜誌,要面向大眾的同時卻不可流俗,所以你有責任考慮讀者的口味,小說、傳記、文史哲、漫畫等都有其捧場客,而讀書雜誌要做的,就是平衡各方,然後炮製一份均衡的「餐單」;你有限制,渴求即時資訊的讀者不可能耐心等待雜誌出版,想深入了解一本書的人會乾脆走去看書,如何把握一本書或者一個出版熱潮的時限,又或是在讀者已有一點認知的情況下帶領他們走向更多的未知,最後令他們拿起書來讀,就是功力所在;你有壓力,不熟悉、不合胃口的類型,假如工作需要,也要硬著頭皮、似懂非懂的好好讀,記得有次邀約一位武術研究專書的作者做訪問,確認訪問詳情後就連忙跑到書店,將相關的拳譜、源流和派別等,囫圇地看了一遍,結果,幸好也算「過到關」。


見之不盡的偶像?


然而,除了這些限制外,做讀書雜誌還是有它的可愛之處,而對一個愛書人來說,最大的工作福利莫過於能搶先讀到新書和跟崇拜已久的偶像接觸,雖然不少神級的前輩早已進入「退隱」狀態,謝絕一切訪問(亦因為這樣,我才執意認為倪匡先生早前遇到的騙案,很有可能是另類的訪問形式)、又或是異常忙碌,根本擠不出時間受訪;但假如不是一心想要「追星」的話,這份工作確實能讓你「以工作之名」,私心地邀約欣賞已久的作者詳談,又或是與受訪者一見如故、相逢恨晚,然後成為相知相惜的朋友,類似情況,我遇過不少。


這樣的公私不分,大概是所有打工仔最夢寐以求的事,也是我每每在冷靜與熱情之間遊走而迷失時,最珍而重之的養分,因為這些實在的相處令你知道,在無盡的書海裡頭,你並不孤獨。


分享完由讀者變成編輯的一些想法,下一次,我們來說說在香港做讀書雜誌所遇到的趣怪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