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傑,擁有20年電影開發及製作經驗。現任阿里影業電影顧問,曾參與製片統籌項目包括《竊聽風雲》系列、《龍門飛甲》、《智取威虎山》、《桃姐》及《激戰》等。電影編劇作品包括《韓城攻略》、《湄公河行動》及《紅海行動》,文字作品包括科幻插畫小說《機械屍人》及《香港製片——港式電影製作回憶錄》。
內地暑期檔的總票房,根據燈塔專業版的實時數據,截至8月17日已經突破人民幣177.79億,打破中國電影史暑期檔的最高票房紀錄,內地電影市場終於出現實質性的回暖。
票房回暖證明仍有許多觀眾願意入場觀影
今年觀眾進電影院,會考慮的因素比以往更多。對於消費更加謹慎,隨之而來的考慮是影片是否值回票價。這個「值回」的定義,不再是只在乎大場面大明星的視覺衝擊力與滿足感,而更多是追求這影片這故事是否跟作為觀眾的我有關,影片帶來的情緒是否能跟我共鳴,否則觀眾會覺得我為甚麼需要花時間看這部片?作為電影開發和製作方,今年開始需要愈來愈從觀眾的角度來換位思考。
從今年端午檔陳思誠監製的懸疑片《消失的她》,再到暑期檔王寶強自導自演的劇情片《八角籠中》,都是觀眾情緒觀影的最佳案例。《消失的她》有着非常明確的懸疑片包裝,對入場前的觀眾來說,感覺是一個有關男主追尋失蹤妻子、對抗假冒妻子的驚險故事。但當觀影之後,在獲得懸疑電影該有的心理刺激與劇情多次翻轉的滿足感後,額外獲得的是一個有關「Girls Help Girls」的女性復仇爽片。隨之而來觀眾在離場後,引發大量女性觀眾的討論發酵,對於女生之間的閨蜜情誼,以及如何手撕渣男等的討論話題,能有效滿足女性觀眾的觀影情緒。這種對觀眾情緒的滿足感,是在看完電影以後還能反覆在朋友之間相互回味和熱議,這種情緒屬於長尾效應。
王寶強自導自演的《八角籠中》,講述一個很工整的底層小人物帶領一群沒人關心的孤兒,憑自己的身手和意志一步步踏上MMA擂台的勵志故事。王寶強擺脫了以往的喜劇演員形象,專心一致演繹一位可敬又可悲的小人物。無論從選角到取景,到力求為電影營造更多真實感。尤其當中一場一眾孤兒吃飯的場面,小演員狼吞虎嚥的狀態,給予觀眾很強的震撼力,更相信這些小角色在故事裡已經餓了很多天。當這份觀影情感投入以後,故事後續講述這些小孩為了活着而登上擂台展開搏鬥,更加能讓觀眾為這些角色而動容,觀影情緒更能有效調動。《八角籠中》很大程度的票房,都來自內地三四線城市的觀眾。他們能有效跟王寶強作為公眾人物的成長經歷,以及故事講述的人物產生有效的共情。網上不少評論都表示,支持王寶強和《八角籠中》,就像是支持自己一樣,為生活不易的自己在打氣。這份觀影情緒非常濃烈並且難能可貴,代表了觀眾跟影片主題以及人物已經高度融合。
情緒觀影在當下的內地電影市場尤其重要。當觀眾看電影數量逐漸提高,他們對觀影水平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在消化過大量的特效和動作場面之後,並且在網絡電影已經能獲得能夠平替的滿足感,現今的觀眾已經對純官能刺激的電影變得麻木。畢竟看電影是讓情緒獲得適當宣洩的一種娛樂方式,因此情緒的滿足感,也是觀眾認為值回票價的標準。
電影類型百花齊放,觀眾已經不滿足於純官能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