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羅宇正

澳門人,獨立記者及編輯。2010年獲香港大學犯罪學碩士學位,研究主題是中國公安,同時十分關心澳門的文化及社會發展。與多間機構及院校合作從事編輯、翻譯及公關工作,包括香港大學、英國文化協會、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等。

古蹟裡的風景

2015年08月 | 第八期

03.jpg


前一陣子和一位研究中國基督教史的朋友同遊台北,到了幾個和基督教有關的景點參觀,其中包括在淡水的真理大學。當我們到達校園中其中一幢歷史建築─牧師樓時,我們眼睛都亮了,因為在大樓樓下的一個面對庭園的小角落中,居然有一家咖啡店。身為深度咖啡中毒者,我當然要喝一杯。我們坐在櫃枱,邊看老闆煮咖啡,邊欣賞店裡的陳設,復古的銅製特濃咖啡機、木製的家具、在窗台上的小天使雕塑,一切都和這幢建於1909年的殖民地式紅磚迴廊建築十分配合,而且店中還有不少文創產品和畫作,要不是我們還有別的行程,真想在這裡坐一整個下午呢!


「牧師樓」原是加拿大宣教士吳威廉牧師宿舍。1923年吳牧師病逝後,另外兩位牧師明有德、孫雅各在台北神學校與淡江中學服務時也先後寓居於此。原本這大樓和咖啡毫不相干,不過「牧師樓古蹟庭園咖啡」的老闆林國勇告訴我,在這座有百年歷史的建築物中開店是一種特殊的緣分,加上台灣政府近年亦十分支持活化古蹟,所以他便把握機會,由挑選咖啡豆到店的裝潢,甚至文創產品都由自己一手包辦。現時包括咖啡在內,店中主要銷售的產品有二十多種,例如取材自咖啡樹、咖啡豆子形狀的藝術品、和真理大學創辦人馬偕及基督教有關的產品(我就很喜歡印有真理大學校舍建築物的膠帶和馬克杯),林國勇亦把自己的畫及攝影作品製作成明信片出售。「我們還有一項售後服務,就是幫客人在指定的時間郵寄明信片,讓親友也感受到手寫的溫度,這也體現了馬偕的奉獻精神。」另外,店中還不時舉辦畫展或出租場地予本地藝術家和文化人開畫班、讀書會等。由於得到客人及藝術家的肯定和支持,林國勇希望在未來加重文創產品的銷售比重及品種。


古蹟開店的優點是它獨一無二的歷史感,但亦有困難,例如店家不可隨便裝修,一定要嚴格遵守活化古蹟的條例。「牧師樓古蹟庭園咖啡」的簡約佈置正好解決了這問題,而店中的文創產品和藝術展覽則讓客人感受到老闆的熱情和品味。正因為老闆親力親為,參與店中大小事務,無論新的客人或常客都熱心招待,所以很快能掌握客人的要求,再改進服務。


現時也有不少人在澳門已活化的古蹟中經營生意、餐廳,而澳門政府和文化局亦提供了不少協助,不過我留意到這些店的產品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有些產品不能和古蹟產生連繫,未能好好發揮活化古蹟的潛力,也令這盤生意缺乏了個性。其實旅遊城市的紀念品都大同小異,同是明信片,可是有些店能把這薄薄一片變得更有人情味。在古蹟搞文創需要好的經營方針外,還需要細心入微地觀察,畢竟並不是在經營超市,店方主動了解客人的需求及消費時的心態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