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譚智泉

劇場導演,小城實驗劇團藝術總監,曾在上海及柏林居留及工作。近年作品包括《時先生與他的情人》、《肺人》。


「手談」在台北藝術節

2018年10月 | 第二十九期

今年3月初,本地編劇杜詠琪的劇場作品《手談坐隱》,獲今年台北市政府主辦的「台北藝術節」邀約,於8月初節內的共想吧(Think Bar)單元裡演出。以往本澳的劇團也曾多次到台演出,較為澳人熟悉的平台包括「台北藝穗節」及「關渡藝術節」等,其中「台北藝穗節」是最多本澳團體到台發表作品的地方,而「關渡藝術節」和「台北藝術節」則需要通過策展人推介,或曾在其他亞洲地區首演過的創作,才有機會入選,所以以往本澳的作品都較少在這兩個平台上演。

 

可是這情況或許在將來會慢慢改變,原因是以往本澳的劇場創作能邀請海外策展人觀看的機會不多,所以一般本地團體的外地巡演計劃,都是主辦方自己尋找場地、籌集經費以及進行宣傳。但近年隨着「亞洲製作人平台」(Asian Producers' Platform)多次韓國、台灣、香港及澳門地區,進行以「跨國網絡及對話」作為主題的工作坊和會議,使得本地的劇團和創作人開始有更多的機會進入亞洲製作人的視野內,以及近年不論由官方主辦的「澳門藝術節」、「澳門城市藝穗節」,還是由民間主辦的「舞・當」、「劇場搏劇場BOK Festival」等,主辦方都特意在節內增加了讓海外製作人與本地主創互相交流的環節(當然還少不了觀摩演出以及分享意見)。像《手談坐隱》這個本地創作,就是於去年BOK Festival演出後,得以被本年「台北藝術節」的策展人鄧富權及藍貝芝現場邀約的作品。

 

不過除了有機會讓策展人親身觀看創作,作品能獲邀繼續前往外地演出的關鍵還有很多,譬如:演出的規模是否能以小團隊的方式重演(比較常見演職員人數約為五至八人)、作品的原創性是否足夠、演出的質量能否在重演中維持,以及製作人的策展方向與作品是否相容等等。

 

《手談坐隱》這個作品,按編導杜詠琪的話,是一部以思考社會運動意義作為出發點的創作,由於其含有社會批判性的這一特點,使它在創作初期較其他作品難去爭取到更多資源。但幸好演出團體在這兩年間沒有因為經費不足而放棄發展這個創作。《手談坐隱》分別於2016年及2017年於足跡實驗劇場及舊法院黑盒劇場先後公演,由一部25分鐘的短劇,發展成現今一個接近一個小時的演出。

 

關於策展方向與作品的相容性上,其實以社會批判性作為策展理念的平台,在亞洲的確不多。包括台北藝術節本身在歷屆的方向中,都是以劇場美學為主,繼而思考藝術和城市之間的關聯。但今年開始「台北藝術節」的策展人由新加坡資深劇場人鄧富權擔任,在策展方向上,帶來了有別於以往的一種面向群眾尋求反思「社會民主」的方向:「這是新的對話平台,不是演出消費而且透過追蹤『表演』在近期社會運動、全球資本流動、文化移民及青年行動主義中的運作情況,直接面對群聚(ASSEMBLY)提出的挑戰。」(2018年台北藝術節策展論述・鄧富權)

 

由以上例子可見,一個地區除了積極引進國際精彩的節目到當地演出外,能促進新生代藝術創作發展,使他們的聲音傳送給全世界,也是文化建設的當務之急。台灣作為亞洲發展當代表演藝術的前沿地區,在不同的藝術平台上,突出了「多元」、「包容」、「自決」等當代藝術重要的概念。期待我們本地的藝術家,在積極參與海外演出的同時,不只是將演出帶到外地,而是能將我們最具文化特質的一面,在作品中呈現給海外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