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張蘊之

自由文字工作者,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將旅行視為一種修行,在每一處陌生的異地,學習用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天、人、物、我的關係。著有:《澳洲不思議》、《吳哥深度導覽》、《孤獨星球LonelyPlanet“IN”系列:台灣》。


佛山剪紙:民間工藝的生存困境

2015年12月 | 第十二期

05_張蘊之_01.jpg


在飛鴻天地裡,展售著佛山人引以為傲的民藝品:石灣陶、粵繡、扎作、香雲紗。逛的人多,買的人少,剪紙的舖位「黏」性比較高,爸媽帶著孩子,圍著一張小桌。我詢問完粵繡課程的資訊後,便湊過去剪紙舖位,看看是否能買到合適的紀念品。


價位很不親切。裱了框的易碎而沉重,背包帶不了;沒裱框的尺寸都太大。


最後,店員介紹我「小幅的」:十元人民幣一張,十二生肖,給孩子們體驗紙刻用的。我尷尬笑笑,問:「我相信佛山剪紙千年來應該累積了不少經典紋樣,有沒有想過將這些紋樣重新設計,用雷射雕刻做成適合現代使用的裝飾?像是卡片貼紙之類的東西?」


我只差沒說紙膠帶,這年頭最狂銷熱賣的典藏型文具。


她一開始沒聽懂,我反覆解釋了幾遍,她終於搞懂我的意思,卻大驚失色,彷彿自身價值受到嚴重衝擊,說:「我們的東西全部都是手工的,不是機器做的!而且所有圖案都是師傅親手畫的。所以我們弄了這個剪紙體驗,只要自己來刻過,就明白為甚麼要賣那麼貴了。」


在台灣,1980年代的小學生大概都上過剪紙課,而且學校教得非常認真。文具店裡有賣各種繁複的圖紋,除了中國傳統紋樣,還有許多緊扣流行的主題,從漫畫人物到偶像明星,甚麼都有。整個學期可以刻完一張就算功德圓滿了,有些手工厲害的同學可以刻上好幾張,裱了框拿到學校秀給大家看,頓時成了被崇拜的風雲人物。


時代變遷得太快,現在幾乎看不到剪紙了。剪紙的原意是窗花,而今沒有人在貼窗花了,倒是有另外一種功能非常近似時尚產品席捲而來:壁貼。


第一次看到壁貼,我就想起剪紙。如果能將傳統剪紙的紋樣設計成適合現代居家的壁貼,部分採用機械生產,讓它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不是更能延續這門藝術的生命?只要有了基礎產品,就會有人想要追求好東西、追求精緻典藏,這些人自然會去購買名家的手工剪紙作品,整個市場才養得住。


民藝的養分必須來自日常,當一般人在生活中看不到它時,就會覺得這種東西和自己不相干,也不會樂意去購買,遑論持續購買。文創的基本原則,應該是將過往傳統中曾經存在的美好事物,藉由現代的手法重新詮釋,讓它在時代變遷中仍能符合需求,而不是逐漸失去生命,成為博物館中的標本。


這麼說並不是否定技藝傳承人的手工技術。然而,隨著消費與物價水平的持續提升,手工成本只會愈來愈昂貴。一幅大型剪紙可能需要專心致志、耗時經年才能完成,這漫長歲月的生活開銷總是要維持,有多少消費者願意付出相應的價格?在需求日漸減少的過程中,專業人才失去收入,技藝便會隨之消失,這才是最可惜的。將之開發成製造成本低廉的周邊商品,用它來維持高端藝術作品的創作,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法。


期待春聯、年畫、剪紙,以及所有美好的傳統技藝,都能在時代的快速變遷中,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