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張少鵬

專職大學學術研究工作,工餘藝術評論。德國埃爾福特大學維利‧勃蘭特公共政策學院碩士,前德國埃爾福特愛樂室內樂團單簧管演奏員。欣賞古典音樂,亦為菜農中學管樂團指揮,透過實踐了解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係。雖學無止境,仍喜愛閱讀。


藝術夏令營

2015年08月 | 第八期

01.jpg


不久前,筆者參與了香港文藝復興基金會舉辦的藝術營。六天的活動包括了錄像、文字、音樂及劇場研習班、名人講堂、創作活動、電影放映、詩歌朗讀、音樂會、藝術創作分享會以及最後一天的藝術創作大匯演。每一組的營友必須創作以「自在」為題的作品,並在舞台上展演。


中港澳三地的藝術創作者聚首一堂,當中,以大學生及在職人士為主,各自以藝術創作為其興趣或職業。因此,參與者在創作上已有一定基礎,並且在一連六天的晚上以詩、樂、影像、形體藝術交流,令其作品融合了跨界別元素。是次藝術營令筆者感觸良多,在離開校園一段時間後,仍然能與學生們共同創作。而且,喜見參與者都充滿了創作的渴求。在藝術創作中,創意永遠佔最重要地位,技藝只是形態美。由此,筆者所受的感動源自於參與者大膽的創意。


在筆者與營友們討論的過程中,驚見營友們思想細膩及勇於嘗試。在討論來說,解釋藝術營主題「自在」已經具有不少爭議性。以社會學中的階層觀念來解釋,馬克思在階級鬥爭中所述說的階級消磨直至無產階級(Classless society)的產生,都是試圖將資本主義對普遍人群所產生的壓迫消滅。在歷史洪流中,亦見證了這難以實行,且不能令眾人「自在」。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萌芽於工業革命之始,人類漸漸成為了巨大機器的一顆齒輪,失去了個人特色。其存在亦不顯任何重要性,個人的存在由此變得渺小且不實在。佛學所表示的自由與自在的關係,說明了自在是必需受到一定的限制。大乘佛教所說的六波羅密多(Sat–Pãramitã),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當中,持戒已經具有控制,其自由已備受壓抑。因此,在佛學的角度必先失去部份自由,才能達至自在。在歷經六波羅密多後的思想自主,將創造無苦的世界,達至空性(Emptiness),是為真正的「自在」。在三方面所表現的自在,社會學與佛學的共通點在於控制,但其程度與廣度卻大不相同,以廣義層面解釋的馬克思階級觀念及以佛學中個人修為作為自在要點,及至哲學中的存在主義,在大時代變遷中的個人特色被受剝奪,從而解釋了社會及至個人「自在」的意義。


在整個藝術營中,筆者感受到讓藝術元素互相碰撞的重要性。畢竟,藝術觸覺存在於每一個體之中,有待碰撞產生火花,讓意念成為實體,藝術的發展才能有堅實的基礎。澳門近年大力推行創意產業,在於創作者而言,一個能夠互相學習及深入交流的平台是必需的。當經濟發展到一定位置後,社會個人對於精神文明的追求愈見明顯。創作需要討論及分享才能顯出其創意,而且,教育不單純以老師教學生,更應着重同儕間的討論。筆者在此大膽一言,藝術營在澳門的設立將有助於澳門發展文創產業,為澳門培養更多具大膽創意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