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梁俊鵬

曾任職香港最暢銷時裝周刊編輯,並為多本國際時裝雜誌撰文,亦曾為香港著名影視明星擔任形象指導,多年獲邀出席倫敦、紐約、米蘭、巴黎時裝周及巴塞爾鐘錶展,見證時裝行業的發展和轉變,默默看時裝巨輪轉動。

四個關於時裝行業的理性思考

2023年05月 | 第五十二期

有人覺得買奢侈品是不理性的行為,其實這個行業就是充滿理性的計算,以觸發你一刻的理性斷線行為,生意便做成了。行外人也不妨了解一下行業的盤算,消費時也帶點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信吧!


奢侈品品牌不喜歡「過度曝光」


有曝光是好事,但「過度曝光」是個怎樣的概念?或許你會以為某產品生產得愈多,或賣得愈多,就可以定義為「高曝光」率。而事實是,作為消費者,在街上看到很多人都在用某品牌識別度高的同款手袋,當刻心裡或許覺得品牌少了一份尊貴感,這就為之「過度曝光」。按此說法,「曝光率」計算更多是品牌商和消費者的相互關係:品牌產品定價和推出的種類數目;每位消費者擁有該品牌的產品數量和產品種類;皆對「曝光率」有莫大影響。舉例說,近年Chanel的classic flap手袋連年加價,消費者傾向早買早着,品牌策略上也自然向這類產品傾斜,之後在街上可能就看到更多人用這款手袋,最後情況如何?會否因而反過來影響銷量?就留給大家思考。


梁俊鵬:配圖1.jpeg

Chanel的classic手袋百看不厭,相信沒有人會覺得它是過度曝光吧?(圖片來源:Chanel官方網站)


環保/綠色概念不能亂炒作


環保意識提高,從來不是壞事,也有消費者因為產品生產過程、成份符合環保概念而去買單,於是市面很多品牌也以綠色概念作為推廣賣點。歐盟最近推出新規定,品牌必須為自己的綠色概念提供若干資訊證明,但現時仍未有一個清晰標準。例如某品牌說自己的衣服以回收物料製作,品牌商就要公開回收物料的比例。


為怕誤踩界線,品牌商可能暫時收起相關推廣。我們作為消費者,也應該反思一下,如果我們因為產品標榜環保,而買了不需要的產品,也算是支持環保嗎?


梁俊鵬:配圖2.jpeg

Veja標榜原料由有機農業生產,生產過程也沒有污染環境。(圖片來源:Veja官方instagram)


硬廣告不再是硬道理


時裝雜誌是如何生存?國際大品牌還是樂於在紙本雜誌投放形象廣告,當然雜誌本身要夠檔次才行,所以即使現在已是網絡年代,去買一本《Vogue》還是厚厚及「斤兩十足」,但現今雜誌靠硬廣告該是食之無味。不少市場推廣調查發現,聯盟營銷(Affiliate Marketing,即在網上平台介紹產品,直接引流到品牌商來賺取佣金)已普遍存在於時裝傳媒行業。大部分品牌商高逾40%市場推廣經費用在聯盟營銷上,亦有品牌押上八成相關預算。故此,商業主導下,編輯要推薦甚麼產品,肯定有很多計算在內,消費者也要更精明去識別。


經濟不明朗?要買Quiet Luxury!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個老掉牙的理論,就是經濟不好時,名牌唇膏就賣得愈好。到2023年,這個說法已有「後疫情」更新版本。首先要學一個詞語「Quiet Luxury」:就是形容那些專門用極珍貴面料製造極低調服裝的品牌,這樣一說,便想到Loro Piana、Ermenegildo Zegna和Brunello Cucinelli。由於經濟不明朗,消費者更傾向投資買質優、長青款式,與近年流行的大logo浮誇時尚大相逕庭。有證有據的,Zegna Group早前公布業績,朝着這種Quiet Luxury方向進發後,去年收入大升16%,至15億歐羅。


梁俊鵬:配圖3.jpeg

Loro Piana的造型歷久常新,從造型上很多人穿得起,但從經濟上卻很多人穿不起。(圖片來源:Loro Piana官方網站)


我等凡夫俗子其實也可以參與一下。例如,由童星出身的Mary-Kate和Ashley Olsen創辦的The Row、加州品牌Vince,都是這種追求簡約注重用料的中價位選擇,甚至Shein都專門開拓Quiet Luxury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