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文創,總得把產業與產值掛鈎。根據澳門國際書號標準中心的統計,2019年澳門出版的圖書達633本。撇除了政府部門與公共機構、學校等的恆常出版物,不少社團、個人都樂意以出書來推廣、記錄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到底出版是否真的那麼容易?作為文化創意產業,在市民大眾對本地出版認識不深的時候,在澳門出書,如何才能成為產業?今期「文創焦點」,從內容產製到發行、銷售與推廣,帶你看看澳門的出版社與獨立出版者的經營實況。
以推動社區及與社群藝術為主的團體「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於今年6月推出新書《在我還未出生時,她和她的衣車故事》,記錄了幾位80年代車衣女工的生命故事,既是為消逝的過去留下記錄,也是向當時一批默默無聞的勞動力致敬。
談及出書因由,該書的企劃及編輯李銳俊(J)需從2017年的演出《車衣記——離下班還早》說起。當年為了準備以車衣女工為軸的紀錄劇場,她與團隊做了大量資料搜集,儲存了不少女工的訪問聲帶與逐字稿。演出既沒法全數呈現,日後這演出再歷經了重演,以及分別在深圳及澳門進行了兩場相關主題的展覽,J仍深感沒法原汁原味地呈現這段歷史,最後還是回歸到以一本書的方式,把一切記下來。以書的形式作紀錄,於人物描寫而言是更全面和立體,也能以文字以外的其他媒介,回應社會脈絡。例如書中以插畫、圖表等,反映人工與物價,讀來更加趣味盎然,昔日的生活軌跡,躍然紙上。
《在我還未出生時,她和她的衣車故事》編輯李銳俊 圖/受訪者提供
儘管存着多年累積的資料,本書的文字製作過程卻一點不「炒冷飯」。他們經過了一輪物色,從台灣找來了兩位深具口述歷史經驗的作者為本書的參與者進行工作坊,打破一般人對口述歷史書籍流水帳式記敍的既有認識,令本書在寫法上更有活力與生動。但就在如火如荼的籌備之際,一場新冠肺炎便把他們的工作硬生生煞停。疫情期間沒法面對面做訪問,要做資料搜集與查證等工作,又因為圖書館及檔案館全部關閉而被迫暫停,令出書日期一再延後,最後無法如期完成,項目資助也相應被取消,變成完全自資出版。
除了文字以外,《在我還未出生時,她和她的衣車故事》一書也大量採用了插畫、圖表等元素,以不同方式回應社會脈絡。 圖/受訪者提供
千辛萬苦之下終於出書,不過如何讓街上的讀者看得見你的書?對於獨立出版而言,發行才最繁複,也是整個出版產業鏈下,亟待正視的問題。在澳門,幾間主要的大型書店都不願意接受寄賣,主要是量太少而行政工作不輕,不願意為少量的寄賣書多花工夫。作為自資出版者,需先行帶書到獨立書店寄賣,這也是最主要接觸本地讀者的方式。至於海外,如在台灣,雖有專門為小型出版物提供發行服務的「友善書業」合作社,可是單是要從澳門把零星數量的書寄到台灣就已經是一筆成本,「如果我真的要這樣做,根本就不是為錢,只是希望讓書推廣給更多人看到而已。我不如送給他們啦。」J說。所以很多獨立出版都因為成本問題,做不來海外推廣。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香港書店寄售,即使有願意接受寄賣的書店,都需由出版者親自跟進發售情況、特地到該店取回賣書的金額等,也得費一番工夫。
文化局似乎也意識到發行是出版業的一大困境,當局曾於2018年6月推出「澳門文化出版物外地發行計劃」,由澳門文化廣場承辦,處理將本地文化類圖書發行至外地,建立海外銷售網絡。該局於2020年1月公佈的數字,顯示共有10個非牟利團體與3位作者申請,有關計劃正進行第二期的募集。有關的計劃成效如何,並未見到資料公佈。但就提高本地作品的能見度而言,J也同意澳門公共圖書館的角色可以更積極。現時有不少本地書籍,在圖書館卻只被列作「不可外借圖書」或「澳門資料參考」,讀者未能自由帶回家中閱讀。如果相關限制可更開闊,相信成果會更好,本地書籍的能見度也會大幅提升。
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