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譚智泉:以作品與觀眾開展對話

2017年06月 | 第二十一期
文/黎祖賢

C2焦點_21-1.jpg   C2焦點_21-2.jpg


在澳門觀看劇場表演,除了澳門文化中心及舊法院大樓黑盒劇場這兩個公營場所,散佈在工業大廈內的藝文場所亦是不少劇場愛好者的朝聖之地。有見及此,小城實驗劇團等民間劇團近年發起了名為「劇場搏劇場」(下稱劇搏)的戲劇節,連結澳門藝文場所的資源之餘,亦讓公眾感受主流空間以外的劇場體驗,與這個城市開展對話,探討戲劇的無限可能。

 

劇搏於2013年首次舉行,以「接駁,拼搏,放手一搏」為概念,於每年六、七月舉行,公演本澳及海外的實驗性劇場作品。小城實驗劇團藝術總監、劇搏藝術總監譚智泉表示,跟由政府主導的戲劇演出相比,民間發起的活動更具靈活性,對每一個演出所帶來的延伸可作更具實驗性的美學探討。「澳門觀眾對劇場的理解普遍為說故事的戲,但現在劇場的概念未必是從劇本開始,有可能是一班設計師、詩人、攝影師等利用自己的獨到見解去演繹的一個空間表演,為演出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每年劇搏都設有不同主題,如前年為「裝置現場」,去年是「另類劇場連結」,今年則將焦點帶回至觀眾,探索觀眾的參與方式如何改變作品的性質。譚智泉指出每年訂下主題可讓這議題持續在城市中發酵。「每一位藝術總監及導演都有一個願望——通過一個節來跟觀眾開展對話。

 

每年由政府主辦的「澳門藝術節」,各演出場次基本上一開賣就被市民搶購一空,成為不少居民期待的年度藝術盛事之一。譚智泉明言在這方面他們仍需努力,加深觀眾對劇搏的認同。「從一個營銷及溝通的角度來看,愈實驗性、愈不確定性的事物愈需要市場包裝及品牌建立,令觀眾去看存在未知性但可能很有趣的演出,這種藝術理念的推廣其實是最花功夫。」故此,各協辦單位曾製作一系列宣傳片闡述「搏」的理念,近兩年也向本澳學校提供學生專場及演後座談會,讓學生接觸實驗性作品。同時,每晚演出後,更有名為「Bok Club」的活動,以輕鬆派對形式,讓觀眾看完表演後與創作人互動交流。他認為這形式讓雙方可就不同議題開展即時對話,不只停留在填寫問卷給予回饋的層面,「這些對話可以令觀眾跟我們心中的藝術理念的距離逐步拉近。」

 

事實上,劇搏的多樣性劇目與小城實驗劇團的風格近似。成立於2008年,該劇團前身為天邊外澳門劇場,早期以演出經典的翻譯劇為主,直到2013年改名為小城後,開始專注於新文本(即近代翻譯劇)及原創音樂劇場演出。「這十年我們最大的分別是慢慢地由一個社團過渡成為一個劇團:社團某程度上是一班從事不同職業的劇場愛好者,以演戲來維繫一班人的感情;劇團則是有自己的藝術定位、特定的觀眾群及發展的藝術目標。」

 

該劇團近年獲邀到香港、台灣、中國內地、日本、加拿大等地參加藝術節及演出,期間譚智泉發現如果帶著翻譯劇演出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去外地參展時,你會明白劇團真的是需要有自己的定位及獨一無二的創作,原創作品先可以突出你的思維及世界觀。」他與好友黃庭熾和楊光奇於2015年創作的原創音樂劇《時先生與他的情人》先後在港澳、台灣及加拿大等地演出,今年10月該劇會再次在加拿大公演40場。同一劇本對不同地方的觀眾會帶來不同的感受,他舉例指台灣觀眾對文字特別敏感,港澳觀眾較留意影象表達,加拿大觀眾則對劇本的隱喻、身份認同感及身份標籤更具興趣。「縱使我們有自己的設定,但一套作品需要靠觀眾解讀,而他們遠比我們聰明,想得遠比我們多。」

 

自2009年大學畢業後,譚智泉在澳門劇壇打滾多年。他認為不論是觀眾層面,還是本地劇團性質,都愈來愈多元,「可以說是有一種百花齊放的感覺,每一個團都有自己的藝術風格,有屬於自己的小眾市場。」雖然名為實驗劇團,但跟他不少作品的命題一樣,譚智泉抗拒被標籤。「我不想定義自己在做甚麼,我們的狀態就是在美學上不斷試驗同前行,與這個世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