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定位清晰才可突圍──專訪品牌設計師劉華智

2017年02月 | 第十九期

文/楊嘉欣

「擁有屬於自己的設計公司是每個設計師的夢想,本地設計公司起碼有一、兩百間,自己開公司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定位,怎樣在幾百間公司中突圍而出。」這是Chiii Design創意及營運總監劉華智給眾多年青設計師的錦囊。未畢業前,劉華智已到多間4A廣告公司實習、畢業後更獲著名設計大師李永銓(Tommy Li)聘請,及後在香港、內地及葡萄牙的工作歷練,造就了今天劉華智在品牌設計領域的爐火純青。三年半前,他推卻眾多知名設計公司的職位邀約,毅然回澳發展,為培育本地設計人才出一分力。


「任何創意,必須與商業掛鉤,沒有了商業的支持,任何創意都只是藝術品而已,不去考慮市場的話,就不會得到市場的支持、幫助與認同。」訪問一開首,劉華智已強調自己的定位是商業設計。大學時在香港和上海的實習體會,令劉華智以全新的眼光認識設計產業發展,也穩固了他從事品牌設計的決心,「Tommy Li時常提醒我:品牌設計不只是做設計,而是如何幫人經營生意,我在他身上學習到的是如何用視覺、用設計師的慧眼幫人經營生意。


「澳門是一個很缺商業設計的地方,我希望在這裡殺出一條血路,令更多人關注澳門出品的設計。」形容劉華智是本澳商業設計的開荒牛之一絕不為過,回澳前,有人曾勸他:「外面很多機會,不用回澳,澳門沒有市場的。」劉華智坦言,創立Chiii Design那年,市場對會展設計需求龐大,找上門的生意都與會展相關,他卻決定只做品牌設計,其他統統不接,現在找他做branding的企業,遠至加拿大、美國和英國都有。


談到行業生態,劉華智稱,「完全按照客戶要求去做、不相信本地有優秀設計師」是大多數本地設計公司面對的難處,以往澳門企業總是找內地或香港公司做品牌設計,難道本地設計師要在外成名後回澳才吃香?劉華智提醒年輕設計師別追求這種「光環」。「那年我離開Tommy Li公司,回澳求職時我只是寂寂無名的設計師,因為商業社會沒人認識Tommy Li是誰,外地經驗會增加你的專業知識和眼光,客戶會看你如何把專業知識呈現出來,不會因為你從外地回來就相信你。


「澳門年輕人缺乏危機感,總是等人餵。這是劉華智對未來人才培養的憂慮。早前他獲邀到理工學院擔任大一講師,那年他只專注一件事,就是令眼前這群大一學生對設計產生興趣。「我認為任何科目也好,外面世界可以學到的東西一定比校內多,老師的角色是令他們產生求知欲,自己出去尋找答案。」


去年九月,劉華智找來企業合作,舉辦本澳首屆畢業設計作品聯展,邀請本地五間大專院校參與,活動吸引台灣及日本的設計學院關注,亦有企業透過作品展接觸本地學生探討合作機會。劉華智笑稱,澳門這個彈丸之地,推動文化創意理應很容易到位,可是人際關係過於緊密,找A幫手,B就會不高興,故這次聯展活動沒有申請任何資助,最終在沒有任何社團的支持下,活動也取得理想成效。


被問及為何如此落力提拔本地設計人才,劉華智回應說,籌備聯展過程中,不少設計學生也向他表示,畢業後不會入行,可見行內人才流失問題迫在眉睫。「設計這一行給人感覺很辛苦,常常加班收入又低。但創意可帶來很大的滿足感,如未真正投身這一行就選擇放棄,實在很可惜。劉華智現已著手準備今年舉辦第二屆聯展。「人人以為我辦這活動是針對學生,其實除了院校之間的學生交流,未來更是希望促進教學人員和課程內容的交流。」


未來劉華智希望當局在人才培養上多花功夫,有人認為推動設計教育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他卻願意耐心一步一步做起。劉華智深信,花時間培養人才,才可出現更多優秀的設計。「政府推文創,必須從根本源頭開始,由教育著手打好基礎,不可急功近利趕政績,這是漫長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