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舞台上的「澳門特產」——李宇樑對澳門話劇的創作與展望

2015年05月 | 第五期

文/黃耀岷

李宇樑可說是澳門話劇界元老,他是有40年歷史的曉角話劇研進社創辦人之一,多年來創作了數十部劇本及小說,現為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校長。對於本地劇場的發展,他有話要說。


李:文化評論人李展鵬   樑:劇作家李宇樑


李:能否舉出你所創作的、印象最深刻的劇作?


樑:《怒民》,是1980年代初的劇,以當年澳門的偷渡潮為背景。這齣劇在盧九花園預演,觀看的葡國學者及官員深受感動,起立鼓掌。事後卻有很多團體認為不應該公演,他們認為該劇暴露了中國偷渡慘況。最後只能妥協,換了一個相對温和的劇本,儘管我認為這齣劇講的是事實,反映的是人性的衝突,並不涉及任何政治立場。


李:在「曉角」成立之初,你所寫的反映社會時事的劇作,在澳門是否比較少?


樑:不只是這類劇作,就連當時的戲劇界本身也比較沉寂,尚未有活躍的戲劇團體。我們的劇團命名為「曉角」,就是為了在死寂的本地劇壇吹起號角。曉角成立至今,有兩個堅持,一是堅持賣票,不送票,這是對戲劇人的尊重。二是堅持原創,並以本地社會議題為主,這是因為成立當時,澳門社會很封閉,取得資訊的渠道比較少,而且當時澳門社會有很多衝擊,例如移民潮、龍的行動、越南難民等,創作題材就自然集中在這方面。


李:為何會對話劇創作有興趣?


樑:小時候,我在上學路上,很喜歡自言自語,一人分飾多角,又喜歡聽廣播劇。小學二年級,我找弟妹一同存下早餐錢,到戲院三個人一個座位看電影,看完我就在腦海中解構電影,重新創作。後來有一次弟弟長期不吃早餐,餓暈了,我就沒有再找他湊錢了。錢不夠,於是興趣就轉為到萬有書店看二手書,主要看魯迅、老舍等人的作品。因此,我真正的興趣是寫小說,並經常投稿到澳門日報,卻不曾刊登過。直到讀完中學,就轉而寫舞台劇,作品才找到發表的空間。


李:為澳門創作戲劇的念頭,是不是早就在心中?


樑:我的很多作品基本上緊貼澳門,講澳門回歸的有《天龍八部》的改編劇,因為喬峰對應了澳門人的身份問題。《沙丘之女》也是改編自小說,藉此思考鄉土情懷。這兩部都是小說改編作品,但我都就能否與澳門發生關聯上,重新創作。其實我也是因為自己是澳門人才去以澳門的視角寫劇。


李:如何看最近澳門劇場界的發展?


樑:百花齊放。很多年青人在外面受專業訓練回來,學術、創作環境好,資訊也容易取得。社會大氣候、文化政策對他們也有利。但另一方面,現在的劇場人,尤其是自由工作者,因為生存環境使然,多勞多得,必須要不間斷地出show排戲,好像我們以往因為有正職收入,業餘從事劇場工作,容許停下來兩三個月去思考和創作,對他們來說就很奢侈了。所以現在澳門的原創劇本產量較少。現在的創作人不看書,主要是因為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來不及消化文字,寧願看電影。劇本都只看有甚麼賣座、得奬的外國劇本,直接在澳門演,對創作沒有思考、沒有取捨,不去理會劇作與澳門本身有無關聯。這是很大的隱憂。


李:澳門劇場產業化的前景如何?


樑:前景是有的,問題是如何製造條件。創意產業需要賣座,必須考慮觀眾的口味。澳門觀眾仍有很大開拓空間,問題是沒有人去做市場調查。因為現在的戲劇不以觀眾為中心,不理觀眾,觀眾自然就不理你。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觀眾是中產階層,戲劇市場就成熟了。中產消費力強,影響力大。戲劇能影響他們,他們就能影響社會,從而製造出互動。中產階層需要甚麼?追求娛樂,尋找能引起他們共鳴的話題。然而目前的戲劇,尚未引起觀眾的共鳴。


李:你認為現在澳門戲劇產業仍缺少甚麼環節?


樑:能夠開拓商業市場的生態環境。例如正式的場地。而且人才仍未夠全面,有的是技術人員,創作人員仍比較少,演員也不夠。本地學生報考外地戲劇學校較難,受語言、身高等因素所限。而且,一個城市必須有自己原創戲劇,否則別人為甚麼要看你?稱得上為澳門戲劇的,就必須要有澳門自身的特色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