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向專業化邁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

2016年08月 | 第十六期

文/楊嘉欣

有人以烹飪比喻一首歌的創作過程,作曲和填詞是食材,編曲、配樂伴奏、混音、剪接等環節好比廚師把材料煮成一道佳餚,廚師的功架就是味道的關鍵。文化局於2014年推出首屆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吸引不少本地優秀音樂創、製作人才申請,獲補助人完成作品後發行專輯及開展宣傳推廣工作,向專業化之路邁進。


補助計劃是業界的福音


梁子龍及曾慶欣是其中兩位首屆獲補助的音樂製作人,經過評選和文件審核,他們已完成並發行自己的專輯作品。


學生時代已開始夾band的梁子龍,由於樂隊缺乏資金發行音樂作品,2010年開始研究外國流行的home studio製作方式,自資購入器材,由作曲到後製全部「一腳踢」,梁子龍的經歷是不少本地獨立音樂人的寫照,缺乏資金、不熟悉發行環節,加上本地尚未成形的音樂市場規模,音樂人只能獨力摸索專輯製作之路。


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卻打破了這些制約,與音樂平台接洽不再需要透過唱片公司,各式各樣的錄音軟硬件日新月異,自家創作音樂漸趨普及,梁子龍喜見近年湧現不少本地原創音樂作品,在他看來,大部分本地音樂作品的後製水平仍屬業餘,尚有很大進步空間。


「澳門雖有混音場地供音樂人租用,但設備器材未夠專業,整個後製產業鏈尚未成形。」參與混音工作已六年的曾慶欣表示非常認同,又慨歎一般人以為編曲與混音很簡單,不願意投放資源做後製,製作專輯的收益大部分落入中介公司手中。「想找好的樂手伴奏,單是打鼓已花費1,500至2,000元,預算不夠時,編曲、借樂器、伴奏、連申請版權等行政工作都要『一條龍』自己做。」


為了不斷完善製作質素,梁子龍不時會自資購入軟硬件,他與曾慶欣又到台灣強力錄音室修讀課程自我增值,該錄音室曾為張惠妹、五月天等知名歌手錄製專輯。


獲得政府補助製作專輯,曾慶欣與梁子龍均認同補助計劃是業界的福音,計劃要求申請人分階段提交專輯歌曲、行銷計劃書、專輯製作計劃書及分析製作人經驗等,評審工作嚴謹。對於首屆補助金額上限為20萬元,曾慶欣形容為「睇餸食飯,平有平做」。


「陳奕迅曾找內地音樂人寫歌,單是一首歌作曲費已30萬人民幣;外國有樂隊計算過,找出色的樂手伴奏、用最專業的器材錄製剪接一首歌,要花70萬港元。」


他們又建議當局考慮增設海外培訓或交流資助,鼓勵音樂人與海外專業團隊合作,汲取製作經驗,亦可透過區域合作拓闊本地音樂作品的海外行銷渠道。


透過競爭性的補助計劃提升水平


文化局副局長陳炳輝過去一直參與統籌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目的是發掘有潛質的創、製作人,鼓勵他們朝著數位音樂產業發展,希望透過相對競爭性的補助計劃,讓申請人在參與過程中提升水平。陳炳輝指,促進本地原創音樂上架銷售是第一步,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令本地作品更具認受性。


「過去整個本地音樂產業鏈缺乏人才,願意投資音樂的企業相對較少,近年開始出現音樂公司投資培訓歌手,並把澳門藝人帶到外地市場,產業規模逐漸成形,未來會繼續研究如何利用補助計劃、在專業評審的指導下,令本地音樂作品更具吸引力。」


首屆獲補助者的成品已陸續發行,第二屆的補助名單亦已出爐,陳炳輝引述評審們的評價正面:「有連續參與兩屆評審工作的香港音樂人感到驚喜,沒想到初出茅廬的製作人可有如此高水準的成品。」現時當局推出的文化創意產業系列補助計劃涵蓋專輯製作、時裝樣版及電影。陳炳輝透露,未來計劃在音樂範疇再推出另一個不同內容的補助計劃,相信可進一步推動本地音樂產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