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鏡頭背後的生活觀察者——訪新晉導演孔慶輝

2017年02月 | 第十九期

文/王郊

人稱「孔子」的新晉導演孔慶輝,最近風頭一時無兩,憑著短片《撞牆》一舉殺入多個影展,還奪得《第16屆台灣南方影展》「最佳劇情片」,以及入圍《第53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成為首個入圍該獎項的澳門作品,突然備受注目。話雖如此,他卻依舊保持簡樸隨性的態度,因為走過才知道,一張紅地氈原來可以很長很長,而自己只是在開端起步。


影像能傳播更遠


孔子畢業於台灣世新大學的廣告系,嚐過數年當打工仔滋味,自中學就參演話劇的他還是選擇回歸劇場。「可是,即使劇場現在推出Long-run系列,能夠表達的還是有限,只有影像才可把訊息傳播得更廣。」


浮沉於劇場演出和影像創作之間,孔子認為自己兩頭不到岸,那時陷入迷惘的狀態。四年前,他去了一趟歐洲旅行,對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忽然有所體悟,才突然萌生以影像作為事業的念頭,回澳後便拍攝了《凌晨》、《媽媽的舊情人》等短片,探討生存狀態與何謂真實。


「當你想拍的時候,身邊一定會有很多人對每一個崗位都有興趣。剛開始時,不懂寫劇本就找身邊很會寫字或有想法的人一起參與,如《撞牆》其實找了很多劇場人幫忙。」《撞牆》班底有電影人也有劇場人,故事講述主角阿材的母親患失智症,但卻有一天突然失蹤,他在臉書上求助,吸引大量陌生人與他一同尋親;然而他卻迷戀虛擬世界裡的孝子光環,不能自拔。


短片極具諷刺意味,但孔子無意把社會議題放大,只因生活上的細節都是他日常思考的一部分。他認為,找到一種自己喜歡的創作方式才能讓自己享受其中,拍片不只是把文本呈現出來,而是跟編劇或演員討論的過程中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得著。


短片值得發展


雖然孔子拍過只有四部短片,不過他已經準備挑戰80分鐘以上的長片,現正在構思故事。孔子不贊成自掏荷包拍片,而是必須尋找資金來源,例如選擇申請資助。文化中心每年也推出「澳門影像新勢力」公開招募影片,他正是常客之一。


縱然本地資助計劃的選擇相對少,他認為還是很有用,可減輕財政或行政的煩惱,繼而專注在創作。「資助是必需的,其配套也很重要。資助計劃會審核你的計劃書、業界前輩指導拍攝、又有評委選出獎項等,當中學到很多拍片生涯要知道的東西。」他亦不諱言名額還是不太足夠,身邊不少朋友申請了很多年也未能成功。


孔子經常看本地創作,每逢有新戲上映都相當支持。他覺得澳門出品比較多元化,到外國電影節看,發現人家的劇情片很寫實,澳門則偏向天馬行空,可說是本地創作的特色。「這裡跟其他地方對比,一定有很多不足之處,我想現階段大家還是在摸索中。」


他直指短片本來就很值得發展,又舉內地影片播放平台的營運作借鏡,說得起勁:「現在我們常說要推電影產業,但短片卻往往最容易被忽視!短片也可以是一個產業,近年內地和國外都有這個現象,尤其是現今人們的娛樂已不再局限於以兩小時為一個單位去付出時,或許短片正正是未來影像的趨勢。」


「短片是拍長片前的必經階段,若然忽視了它,往後的路會走得更慢。既然這裡市場不足又缺乏商業投資,倒不如主攻短片,經過網絡這種通路或可接觸更加多的觀眾,其實好適合在澳門發展。」


後記


參加德國和台灣影展,當地的成熟程度讓他眼界大開,「整個活動真的以電影為中心,尊重電影。」問孔子如何看首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他緩緩道:「我在想,搞影展是否跟旅遊掛勾?」他不否定影展對本地電影界來說仍是有重大意義,但強調不想將這些想法視為結論。那入場觀眾大概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