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譚智泉

劇場導演,小城實驗劇團藝術總監,曾在上海及柏林居留及工作。近年作品包括《時先生與他的情人》、《肺人》。


疫後劇場——毀滅還是創新?

2020年08月 | 第四十期

美國百老匯終於關燈了。


這個承載了無數表演藝術家夢想的舞台,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陰霾影響下,不得已宣佈至2020年底都不會有任何節目上演;英國著名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在當今疫情下也面臨倒閉;全球劇場的生態鏈均遭受嚴重的打擊,包括筆者在本年度原定到巴黎及日本上演的製作也因此取消。以上種種都是非常清晰的警示:人類即將進入後疫情時代,不論在經濟、生活、文化、旅遊等方面,都被迫加速駛向一個未來主義式(Futurism)的毀滅與創新的革命進程。


疫情發生前,劇場界雖然一直都受電影、網絡平台等新媒體藝術挑戰,不過在傳統與創新之間,還是可以穩健平衡的發展,直到這波疫情的出現才徹底敲響了警鐘。不久前風靡全球的百老匯音樂劇《Hamilton: An American Musical》(中譯《漢密爾頓:一部美國音樂劇》)最近在網絡平台Disney Plus作線上放映,原以為一票難求的現場演出,是絕不會在短期內以影片規格推出市場,但顯然百老匯的製作人也沒法樂觀地預測這波疫情能否在短期內結束,製作何時才能回歸舞台,故「不得不」通過網絡點擊量的收入去幫助公司度過目前的寒窗期。業內製作人、投資人只能直面戲劇產業在危機時所顯露出的重大問題,並等待一直將創新掛在嘴邊的各位總監及策展人能否在這個關鍵時刻,為行業給出一個具說服力和顛覆性的解答。


但要在短期內改革劇場技術,帶來觀賞性及藝術性上的創新絕非易事。如果只是透過「劇場數位化」,即透過用線上播放經典作品來將演出數碼化,這個「作品」只能說是表演藝術的衍身產品之一,或能加速電影與劇場的結合,但對戲劇不會帶來任何觀念上的創新。很多戲劇類型更是難以製作成數位產品,像是近年蹭了不少熱度,講求親密、互動的浸入式戲劇(Immersive theatre),便完全沒法用數位化取代。


愈是難以取代的東西,愈顯得珍貴。與其花更多時間去研究如何令觀眾達致更真實、更像現場的體驗,我倒更感興趣於創造出無可替代、即使要承受風險都要親身進入現場的觀賞體驗。例如探索浸入式戲劇的觀演關係如何帶來更具社會政治的影響力;讓商業劇場中的觀眾產生更多社交連結的藝術化處理等。換而言之我認為真正的劇場創新,仍不能離開人與人連結這個核心價值。戲劇可以具備虛擬時空的特點,但核心一定是當下的現場性。


雖然百老匯關燈了,但我不相信真正優秀的創作人會面臨失業。透過疫情的危與機,創作人能好好審視這門超過二千年的古老藝術——戲劇,到底有着多少演變革新的空間。要作品以影片的方式留存下來不難,但要令作品克服人類的恐懼並仍能留在真實劇場中繼續上演,才是疫後能通往未來的劇場藝術。


01.jpg

由譚智泉導演的舞台劇《綠精靈》於疫情爆發前在上海、深圳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