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袁紹珊

北京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影視編導)雙學士、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及亞太研究雙碩士,研究方向為文學及電影。獲「美國亨利.魯斯基金會華語詩歌獎」等多個獎項,曾任美國佛蒙特創作中心駐村詩人,應邀出席葡萄牙等多個國際詩歌節,擔任澳門首部原創室內歌劇《香山夢梅》作詞人。在兩岸暨港澳地區出版過多部詩集。長期從事學術及出版工作,並為台港澳多家媒體撰寫專欄。


文學作為藥方──疫情時代的另類治療

2021年12月 | 第四十六期

疫情已近兩年,隔離成為日常,忍受孤獨與防備他人變成必要的社會秩序。抗疫疲勞、搶購物資、邊界封鎖、疫苗事故等導致的心理壓力無處釋放,大型音樂會、戲劇表演乃至電影放映驟停,一對一的互動更顯珍貴。


葡萄牙詩人佩索亞說過:「詩能療癒一切。」早在「藝術外賣」有條件進行之前,「文學治療」在疫情之初已發揮作用。2020年3月,巴黎因疫情嚴峻封城,被逼關閉的巴黎市立劇院發起「電召詩歌」(Poetic Consultation by Phone)計劃,透過費用全免的電話讀詩服務慰藉大眾心靈,亦為因疫情停工的演員提供生計。


電召詩歌跨域計劃


「電召詩歌」每次約20分鐘,每次限一位聽眾參與,由演員在約定時間致電預約者。從簡短問候對話開始,再由演員為聽眾挑選及朗讀一首詩作。活動廣受好評,相關計劃隨即擴展至佛羅倫斯、羅馬尼亞、柏林、雅典乃至非洲多國。至今,全球已超過一萬五千名聽眾參與了這項藝術治療。


2021年5月,歐美逐漸解封,原以詩歌朗讀作為基礎的電話心理諮詢服務,遂發展為融合不同藝術表演形式的公共空間實體活動,除了定期於巴黎市內花園、廣場舉辦,甚至推動國際串聯。如台灣衛武營和巴黎市立劇院於同年9月19日的國際諮詢日,同步舉行戶外藝術諮詢,邀請表演者擔任「藝術諮詢師」,為觀眾挑選詩詞及為之朗誦,或彈奏樂曲、表演戲曲或舞蹈。


和專業的心理諮詢不同,藝術治療不以「傾訴-聆聽-分析」為主,亦非百分百量身定制,但單憑陌生人之間萍水相逢的情真意切,那份無以名狀、專屬的溫暖,已是效力持久的精神安慰劑。


文學作為藥方


「文學作為藥方」並非新事,本人姑且把它粗略分為四種類型:


較常見的是「揭示大眾病苦以療救型」,代表人物當數棄醫從文的魯迅先生,他在《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中表明,充滿諷刺批判的作品要治的是「麻木的人們」、「病態的社會」,服務對象為需要刮骨療傷的硬核讀者。


另一類是「自助對症下藥型」,如號稱「人生疑難雜症文學指南」的讀物《小說藥方》,乃至最近在「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南京館展出、以詩句為藥引的APP互動藝術裝置《丁成藥店》等,皆為近於日常保健的自助寶典。


第三類為「臨床問診型」,如前述的「電召詩歌」。即透過適切的一對一互動,把文學朗讀從劇場化、崇高化、公式化的表演性質,變成實驗性強的藝術手段和關懷工具,特點是聽眾的參與度更高,結果更具開放性和不可預測性,心靈漣漪亦隨之擴大。


第四類為「病友互助型」,把讀書會變成類似匿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本人在今年7月應邀與BOK Festival合作,參與由他們發想的「bpM:詩 Poetry」活動,透過設定主題,即興朗讀和伴奏,重構詩歌、音樂及空間的關係,探尋「共讀」的可能,反應良好。疫情期間和一群戴着口罩的陌生人接力朗讀或沉默共讀,就能療癒心靈?至少對人的信任增加了那麼一點點。


嫌以上四款藥力不夠猛?想要特效藥的,不妨去讀那些自我感動的「抗疫詩歌」,那是直接把詩碾成了粉來嗑。


袁紹珊_配圖 1.JPG

「bpM:詩 Poetry」是一個聲音藝術+閱讀計劃的專策,觀眾需攜帶一本與主題有關的自選書籍或詩集出席參加。


袁紹珊_配圖 2.jpg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南京館的詩歌互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