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小雯

生於澳門、現居紐約,從事獨立策展、寫作及藝術教育工作。2019年擔任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策展人,並曾任職於紐約市文化局、美國華人博物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等機構。北京大學中文及藝術學雙學士,紐約大學藝術行政碩士。

致__的啟示錄——科技時代的命運狂想曲

2023年11月 | 第五十四期

今屆《藝文薈澳》以命運的統計學為題,我與策展人陸竹聯手策劃了《致__的啟示錄》,一場關於人工智能與科技介入當代生活的展覽;以聖經中末日預言書《啟示錄》為名,為科技時代寫下人類命運的狂想。展出七組藝術家的作品,構築着各種人工智能與人類共生的情境,有的就在當下,有的或許便是未來。

 

《來自谷歌地球的明信片》展示Clement Valla自2010年於谷歌地球上截取的怪異照片。當以為照片經過修飾,但它們事實上只是網頁截圖,是電腦系統自動組合地球衛星照片時產生的扭曲影像。電腦「創作」了這些影像而不自覺,卻能引發人類諸如「末日」、「異境」的感受。


01.jpeg

《來自谷歌地球的明信片》(林碧珊攝影)

 

劉安妮的《人工智能玩具》讓機器學習市面上男孩、女孩玩具的產品描述,再生成新的玩具。你會好奇這些充滿未來感的糖果色玩具如何塑造我們的新生代,但仔細一看,它們對性別的想像了無新意:男孩玩具重複着戰爭、機械主題,女孩玩具則是玩偶與飾品——這正正揭示了社會上普遍的性別觀念,是大數據的必然結果,忽略了個體間的差異。


02.jpeg

《人工智能玩具》(林碧珊攝影)


Marta Stanisława Sala及張健文的《啟示》則以語言文字切入對未來的想像。這個柏林藝術家組合創作了結合影像與織物的裝置,一方面是未來《啟示錄》的殘本,另一方面也是圍繞文字及織物創作的「視覺民族誌」。作品還包含了一本藝術家小書,既是《啟示錄》的一部分,亦有如未來的科幻小說,以「烏托邦」的語言寫成。


03.jpeg

《啟示》中的藝術家小書(林碧珊攝影)


張璐的作品《百年修得共枕眠》架設了懸浮床、投影、繪畫和燈光裝置,結合90年代金庸小說改編武俠電視劇的聲景,為觀眾帶來「共枕眠」的約會體驗,探索「緣份」這古老的命題。作品同時試圖帶出「睡眠」的當代意義,當資本主義的社會中一切以計算、效率為先,無為的「睡眠」反而成了充滿想像力、自由甚至激進的行動。

 

《十二記》、《壹圓》展示了兩組藝術家樊燕君稱為「後文物」的雕塑與拓印作品,乍看下與科技時代的產物相去甚遠,但當作品以民俗誌博物館的形式展示,卻恰好印證了當下社會虛擬化╱去物質化的趨勢。即將被數位貨幣取代的「壹圓」硬幣,以及逐漸被人遺忘的本地信仰和文化符號、集體記憶、個人想像等,透過最悠久的藝術形式,被藝術家珍而重之地保存。


04.jpeg

作品《壹圓》(林碧珊攝影)

 

《新仙》是梁子毛的一次「造仙」實驗,以編程模擬民間占卜的形式,觀眾每次的互動都會產生神秘而獨一無二的圖文軌跡,誘發猜想與解讀。《仙乩圖》則進一步將互動數據轉化為機器的現場繪畫。觀眾看到是命運、是數據軌跡,還是人機合作的藝術,便交由其自行判斷。

 

《迭戈.委拉斯開茲   英諾森十世像》和《命運的統計學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中最勁揪的這幅畫》是梁臻以數位繪畫創作的作品,前者挪用了藝術史名作《英諾森十世像》,後者則借本屆「藝文薈澳」的圖文,帶來荒謬感十足的二次創作。觀眾一不小心,便會被似是而非的圖像與虛構敘事蒙蔽。作品如同向觀眾拋出了考驗,在充斥着深度偽造的時代,如何重新思考真實、歷史,乃至藝術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