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張少鵬

專職大學學術研究工作,工餘藝術評論。德國埃爾福特大學維利‧勃蘭特公共政策學院碩士,前德國埃爾福特愛樂室內樂團單簧管演奏員。欣賞古典音樂,亦為菜農中學管樂團指揮,透過實踐了解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係。雖學無止境,仍喜愛閱讀。


讓藝術碰撞

2015年07月 | 第七期

筆者在文化中心看過一套有關繆鵬飛的紀錄片。紀錄片給人的感觀具有一定的沉重感,現場約六分之一觀眾在紀錄片開始後大約20分鐘便陸陸續續離開。在觀看此影片以前,筆者對於現當代繪畫藝術認識並不深,主要由於現代作品總是抽象得令不少人卻步。然而,在這長達90分鐘的紀錄片中,從簡單的畫家生活到後來藝術意念的銳化,的確令觀眾得以有效地了解抽象的意念如何變得與生活接軌。導演嘉斯華(Pedro Cardeira)來自葡國,帶來別具韻味的東方素材和西方觀點,亦因此帶給觀眾對中國藝術家創作風格一種新的體會。而且,在了解畫家的生平事跡後,再觀看其作品所體現出的藝術感染力更是加深一層。


在現當代畫作中,運用媒介令創意及藝術家本身的獨特個性呈現出來,的確令觀眾感到強大的震撼。借用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的話,藝術家面對社會、生活所產生的投射,在透過自身對實在或形而上的觀點所散發具個人特質的作品,正是藝術家所以具有價值的體現。藝術不一定與美學呈現等值,但藝術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係卻是顯而易見。藝術作品所能夠透露其價值,必定與藝術家透過作品所呈現的真摯表達具有強烈關係。


精緻藝術(Fine Art)有別於潮流文化,所涵蓋的層面不單視覺藝術,亦包含其它藝術形式,其主要原因來源自藝術形式所具有的共通性,當中尤其以音樂及視覺藝術之間的互聯性尤其多。西方印象主義的一種繪畫技法點描法代表作家秀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的畫作呈現的朦朧美與德布西的音樂作品亦呈現了互聯的關係。同時,德布西的作品《沉沒的大教堂》(La cathédrale engloutie)與莫內的共30幅的畫作《盧昂教堂系列》(Rouen Cathedral Series)所呈現物體在光線變化之中所呈現的色彩不同,德布西利用了音樂體現聲音的「光暗」,利用和弦的變化,違背了當時19世紀德國音樂常使用的三、六度和弦為主的傳統,德布西利用更多的大音域和弦比如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其自由使用和弦配合節奏的鬆散發展出其獨特的音樂特性。而這一種發展並不是單純作曲家自行創作,影響其創作的動機與當時在巴黎的沙龍文化,不論何種領域的藝術家們互相討論,從而引申藝術的互為作用,成就了印象主義的風潮。


社會若然需要注入更大的藝文氣息,討論的過程便顯得重要,近來市面上浮現了不少咖啡館,其本意不單是飲食場地,其意義更在於個體間的特性能夠在一種舒適的場地互相磨合。遺憾的是,願意將生活獻給真摯的藝術卻是困難的。繆先生亦指明了,對於他個人而言,藝術就像宗教。但是,沒有認知,何來信仰。因此,注入一種新的生活模式,除了物質文明以外的選擇,了解藝術,讓生活的味道並不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