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有德筆出版創始人。曾任職於《城市畫報》、《葡萄酒》、《e行天下》和《新澳門導航》等多本生活旅遊雜誌,也擔任專業美食獎項評委。喜歡紙質的一切,希望將澳門出版帶出澳門,同時把優秀出版物和作者引進澳門。
今期想和大家聊聊我所知道的與菜市場為鄰的風味書店。它們沒有「最古老」、「最美」、「最紅火」的稱號,但在粉絲心中,又是難以替代的存在,看似「奇奇怪怪」,實則「深得你心」。
溫州菜市場裡面開張半年的獨立書店——盤菜生書店,名字看似是「圍繞菜市場而生」,其實語帶雙關,盤菜生是溫州家喻戶曉的家常泡菜,切成片後宛如書本折頁,展現書店誕生的原生城市街區肌理和美食記憶,懂得的人自然會心一笑。書店創始人之一Pan小月是美食博主,開過私房菜館,也寫過食譜,另一位合夥人則是知名美食品牌「南食召」的主理人南叔。兩位對美食充滿熱情,又擁有敏銳美食觸感,因此一起開了這間料理書店,噱頭十足,自是合情合理又兼具信服力的事。
「盤菜生」擁有超過3,000冊美食圖書,店主也把它定義為「美食圖書館」,除了銷售給讀者的書籍,也有不少老闆從世界各地搜羅回來的美食圖書「私藏」。憑藉他倆的號召力,開業短短半年即獲得眾多媒體和KOL自發報道,並和當地知名的「弘美術館」玩起了crossover移動圖書架項目。Pan小月說,書店更像社區的紐帶,附近的老居民,特別是喜歡烹飪的阿姨都愛不時流連,書店鼓勵讀者記下自己喜歡的食譜,形成了一種溫暖又有效的社區互動氛圍。
盤菜生書店內有很多美食雜誌書 圖/書店官方網站
「依附」菜市場社區生存的書店還有武漢的「跳星星書店」,它是一個限時限量的「折疊」書店,對於有開書店夢想的人來說,這好像是最容易實現的形式。何謂「折疊」?原來書店本身是一個帶有腳輪子,可折起來的「書櫃」!每日下午4點半,它就會在菜場旁準時打開,三小時限定,絕不OT。由於營業模式隨心所欲,所以書店本身更像是一個實驗性的裝置藝術品,雖然有不少顧客,但店主堅持做一年休兩年,甚或做兩年休一年,頻率不定,既滿足了開店的想象,又交到不少有趣的書友。
跳星星的概念圖 圖/書店官方網站
在漫山島上因為開設鳥類圖書館而被書友熟悉的「選書師」儲海飛,接到了蘇州政府的舊改邀請,與知名建築師及設計師,在當地雙塔區的菜市場門口,把一個即將停用的報刊亭,改造成24小時自助書店「1/9」。「1/9」寓意最小的書店,過往封閉式的報刊亭被改成透明書屋,白天黑夜風景不一,在市井煙火人聲鼎沸的菜市場旁顯得特別顯眼。這裡賣的書,大多和菜市場有關,據說最暢銷的是《來,聞聞大自然的味道》,不少跟隨家人到市場買菜的孩子都喜歡這本書,好奇地摸摸蹭蹭,最後這本書賣脫銷了,書店更為此專門做了一個名為「可以吃的書」小型展覽,和附近民眾產生了有趣的互動。
經常舉辦展覽的1/9 Books 圖/書店官方網站
可惜的是,「跳跳星書店」和「1/9」書店近月停止營業,但菜市場書店這個概念還在運轉,像本文提到的「盤菜生」。書店和菜市場都是公共空間,都是連接工作和家之間的休憩點,這些共同點,讓兩個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存在產生了共鳴。我特別喜歡這種共鳴,也許成為我們逃離刻板生活的變奏曲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