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袁紹珊

北京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影視編導)雙學士、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及亞太研究雙碩士,研究方向為文學及電影。獲「美國亨利.魯斯基金會華語詩歌獎」等多個獎項,曾任美國佛蒙特創作中心駐村詩人,應邀出席葡萄牙等多個國際詩歌節,擔任澳門首部原創室內歌劇《香山夢梅》作詞人。在兩岸暨港澳地區出版過多部詩集。長期從事學術及出版工作,並為台港澳多家媒體撰寫專欄。


公路的藝術價值

2018年06月 | 第二十七期

04_袁紹珊_01.jpg 04_袁紹珊_02.jpg


港澳人喜歡自由行,年輕人近年尤其熱衷到外地自駕遊──活動自如,時間彈性,能深入公共交通不便的隱世秘景和迷人小鎮。前陣子我剛好和朋友到塔斯曼尼亞自駕遊,來了一趟名副其實的公路之旅,路上的酒莊、紅莓園、芝士農場一家一家吃過去,像港澳人俗稱的「掃街」(嚐遍街邊小吃)。自駕遊改變了旅遊方式及旅人對異地的認知,也促成另類的文化商品的冒起,譬如最初專供汽車旅行時使用的《米芝蓮指南》,便成功讓一間輪胎公司,發展成全球知名的權威飲食品牌。


「公路」的概念,對活在彈丸之地、車多路窄的澳門人來說相對陌生,但在地廣人稀的澳洲、美國,卻是非常重要的生活體驗,激發出大量文藝作品。正如Ronald Primeau在《公路的浪漫情懷──美國公路文學》中所言,汽車在美國長久以來並不只是一種交通工具而已,它還是一種階級、成功、夢想、冒險、神祕和性別的象徵。美國現當代文學中大量湧現的「公路文學」(最有名的莫過於Jack Kerouac的《在路上》),當中涉及朝聖、成長、流浪、城鄉、自我探索、超越主義;荷里活的「公路電影」類型片(譬如《末路狂花》、《伊麗莎白小鎮》、《臨盆急先瘋》等),早已是家傳戶曉的經典。公路的沿途風景也激發了藝術家的創作,當中以「公路攝影」最為奇觀。Dorothea Lange、Robert Frank、Stephen Shore等人的作品,不但記錄了公路場景,還包括公路兩旁的大型廣告牌、加油站、餐廳、汽車旅館等衍生物。「66號公路」更成了美國的重要象徵,大量與之相關的文創產品(如創意公路牌乃至私人博物館)應運而生。


澳門由於先天地理所限,還沒有出現「公路文學」、「公路電影」,這個並不難理解。但每座城巿都有各自的交通問題,「汽車大城」如北京、洛杉磯,也是經常堵得鬼哭神嚎(連歌舞片《愛樂之城》的開頭,被堵在高速公路上的男女也忍不住紛紛下車載歌載舞打發時間)。反過來看同樣有大量交通問題的澳門,早就由一個「步行城巿」、「綿羊仔之城」,變成「汽車之城」、「發財巴之城」;加上望穿秋水的輕軌建設、無日無之的掘路工程、一年一度的格蘭披治大賽車、屢禁不止的的士違規、港珠澳大橋的落成,以及大灣區區域融合將使跨境車輛進出愈來愈常見(未來說不定會出現「澳門─順德世界美食之都」的行程串連)。除了天天抱怨交通擠塞、車位欠缺,澳門的藝文工作者何以「感恩」這些難能可貴的「馬路」題材,化腐朽為神奇?


實際上,有些人已經在思考「道路」之於藝術創作的可能性,譬如本澳劇作家李宇樑的《狼狽行動》,一句「澳門很少出現大型劫案,因為馬路太塞車哪裡都跑不了」,讓歡眾會心微笑;最近舉行的「笑着流淚—林格、肥仔雙人插畫展」,也有「便携式泊車背包」的幽默發想。


誰說到了21世紀,公路、馬路必定失去魅力?近年「反全球化」的呼聲愈來愈強,相對於帶有「全球化」象徵的飛機和高鐵,「接地氣」、生活氣息濃重的公路、馬路,它們可供提煉的藝術素材,更是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