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地方雖小,卻擁有深遠歷史,置身街頭巷尾的建築物,都蘊含不少故事。當商業及藝文元素進駐舊建築,在保留舊建築特色的同時,又如何為今天的人群、城市創造新的文化價值?
本期焦點,將介紹幾個近期從舊建築或舊址中注入了新發展的項目,看各項目的負責人如何平衡歷史保留與現代的需要,從他們的思維與創意為古舊建築煥發活力,推動文化消費與新的體驗。
土生公館:從裝修至美食 盡力保留土生葡人文化歷史
位於氹仔龍環葡韻的粉綠色歷史建築群,建於1921年,是澳門其中一個既別緻又具有歷史意義的景點。其中,在迎賓館隱身了一家專做土生菜的「土生公館」餐廳,一直酷愛葡萄牙文化的老闆ASAI希望透過餐廳經營,把最地道土生滋味保留及推廣,讓更多人能感受、喜愛這種澳門獨有的文化。
ASAI表示,最初認識土生菜,來自2017年時,澳門剛被列入「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有關土生菜的報道及介紹湧現,但他發現坊間能吃到正宗土生菜的餐廳不多,菜式很多時都需要先預訂,他開始萌生要開一家土生菜餐廳的念頭,希望為客人提供更多選擇。為此,他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學習最地道的土生菜式,又向土生葡人朋友了解更多背後的故事。不過後來遇上疫情,開店計劃暫時打住。直至他於2023年投得龍環葡韻迎賓館的招標,他的計劃才逐步實現,土生公館亦於2024年8月開始試營運。
從裝修開始 保留最傳統樣貌
踏進土生公館,如同走進一間家庭式的博物館,每個角落都滿有風味。這裡是歷任海島市市長的官邸,在餐廳牆上可以見到由後人提供、昔日市長居住於此的生活照。牆壁上掛了手工精細、圖案精緻的陶瓷碟,餐廳的不同角落都擺放了老闆的舊物收藏,讓環境散發一股優雅卻親切的氣氛。
「在龍環葡韻做土生菜是最夾的。」ASAI表示,這裡的五間屋本來就是土生葡人的住宅,而根據傳統,土生菜都是在自己家中吃的。因此土生公館的裝修,也是以最典型的土生葡人住宅作為基調,裝修靈感則是來自於龍環葡韻的第一間屋——葡韻生活館的展示。為了盡量重現最地道的土生葡式住宅,ASAI特地從葡國找來舊傢俬及陳列品,並搜羅大量陶瓷碟,建構古典優雅的氛圍。裝修佈置亦不乏中西合璧元素,例如在擺設中可找到不少荷花、荷葉的元素,一方面呼應屋外對開的濕地生態環境,也因為荷花是澳門的象徵,足見其心思。
餐廳內部以陶瓷碟與家庭合照作為裝飾,甚有傳統土生葡人家庭風味。
吃進去的是美食 也是歷史與文化
一家餐廳,食物質素仍是最必要的。餐廳主要透過社交媒體宣傳,也會邀請KOL、香港或內地較有名的網上頻道或安排電視台來試吃及推介,希望提高餐廳知名度,旅遊局在推廣本澳特色文化時,也會與餐廳合作。ASAI說,為了食物可保持風味,他們現在每次推出新菜品時,都會請土生朋友試吃,調校口味。
在土生公館,吃進去的是風味,更是歷史與文化的味道。為了從不同角度推廣、保留土生文化,餐廳與澳門文創IP「晴天貓貓」合作,推出聯乘的磁鐵,日後餐廳也會把土生菜的特色之一,無花果蜜及冬瓜果醬作銷售。此外,餐廳將舉辦工作坊,教授以蛋糕紙縫製土生葡人在喜慶日子會親手製作的「紙裙新娘」,藉著餐廳的平台,逐步傳承、推動稀有的土生文化。
餐廳與本地文創IP合作,推出聯乘商品,吸引旅客選購。
土生葡人技藝——紙裙新娘公仔
初級體驗工作坊
日期:25/01/2025
時間:2:30pm-3:30pm
詳情請致電(853) 6217 6332或WhatsApp:(853) 6801 1001
Casa Maquista 土生公館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9817030731&mibextid=kFxx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