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蔡琇莹

文藝中年,喜歡城市漫遊。曾仼職報章文化版,報章雜誌城市專題版記者。現職文字織補工作及家務助理。


自食其力的「談風︰vs︰再說」

2015年10月 | 第十期

05_蔡琇莹_01.jpg


今年年初香港政府曾宣布成立三億港元的「青年發展基金」,並稱主要目的是協助青年創業。當時政府計劃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由雙方以「一對一」(即「1︰1」)的配對形式出資資助,受助人不用償還政府的資助。政府預計約有1,000個項目受資助。這項「青年發展基金」與澳門2014年初推出的「文化產業基金」不盡相同,前者似是因時制宜的短期措施,社會反應不見熱烈,成效未見,而且有評論指「青年發展基金」的審批側重於IT行業,與文化、創意有關的項目則沒有優勢。


話雖如此,有着「萬大事靠自己」基因的香港年青人,早在政府這些「XX基金」推出以前,經已以行動與智慧,將自己的理想化為現實。


早前筆者到過觀塘工業大廈,找到了一間與外邊環境格格不入,但餐廳裝潢與食物都饒有心思的餐廳「談風︰vs︰再說」(下稱「談風」)。


這家位於舊式工廈,四千呎的餐廳,裝修簡約之中帶粗獷美。原來是由一班主理人親手將單位翻新、裝修的。他們搬來原屬別人舊舖的立體字招牌,作為餐廳的裝飾。當然還有更多關於餐廳的故事,你可以親自問問他們。


餐廳最重要的還是食物質素。這裡的午餐,一盤精緻主菜,配牛油麵包,咖啡或茶,約港幣90至110,免收加一,也不算便宜。不過,當送來面前的小片面包附帶牛油,而牛油上灑了一小撮海鹽和紅椒粉,我就知道坐在這裡不是「吃環境」或「幫人交租」。之後吃的主菜「煙肉薯團+64C蛋」和咖啡,都屬高級精緻水平。


說到此,也許令人以為「談風」只是由一班「想開餐廳做老闆」年青人所經營。但「談風」經營餐廳的經驗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除了因為食物質素佳,也因為搞手們是一隊名為「tfvsjs」的本地獨立樂團。觀塘這工業區,隨着香港工業發展式微,這一帶的工廈,租金低、空間大,在過去十多二十年,成為了不少樂隊、藝術家的創作空間,替這個老舊工業區帶來新貌。可惜這一區近年也躲不過地產發展商的覬覦,希望將這區「活化」,租金節節上升。「tfvsjs」原在觀塘租了Band房夾band,最後也逃不過被加租逼遷的命運。


他們在去年初開始經營餐廳「談風︰vs︰再說」,不是為了圓創業夢,也不是跟理想說再見——他們希望透過樂隊成員互相合作經營餐廳,憑自己的能力支撐一個樂隊排練的空間,甚至讓其他藝術圑體舉辦文化活動。他們逢星期一早上時段休息,留作樂隊排練時段,也在餐廳舉辦過新書發佈會等活動。這種幾個人團結起來的行動力,不靠基金,也不靠「網上集資」這些近年新興的集資途徑。大概這就是「獨立精神」的展示。


要實現理想,物質條件如「金錢」當然重要。外界或政府覺得有責任資助本地藝術發展也是好的。但歸根究柢,有志者的「精神」(tfvsjs中,js的意思)與決心,才是理想成事實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