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琪香

旅客,賣文人,現居日本。曾於《明日風尚》、《ELLE Decoration》及《CREAM》雜誌任編輯,現替雜誌寫設計、生活、旅遊等文章討生活。最近開始寫書,首本著作為《好日。京都》。

作為一個工藝藝廊的策展人

2017年08月 | 第二十二期

05_林琪香_01.jpg

Kyoto 27一隅


突然之間,我就成為京都一家工藝藝廊的經理了。藝廊主人是香港著名設計師陳幼堅(Alan Chan)。1990年代,Alan在日本接到多個大案子,工作與私下都與日本結下不少緣分,驅使他在他熱愛的京都設立藝廊Kyoto 27,推動日本工藝。因緣際會,我成為了Kyoto 27的藝廊經理,負責大小事務,從建立藝廊的方向、策展,以至抹地洗廁所,都一手包辦。


籌備藝廊之初,我們面對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定立藝廊的個性呢?京都的工藝藝廊多不勝數,當中很多都是與我們同樣,是以展示生活工藝為主的。所謂的「生活工藝」,是在十多年前,由三谷龍二及安藤雅信等工藝家發起的思潮,衝著傳統工藝而來。以往要在日本當器物的陶藝家,必須創作茶碗及花器等,簡單說來,就是與茶道相關的器物。而「生活工藝」推廣的,就是將所有日常生活用品列入工藝的範疇。今天,造飯碗及碟子的,也被尊稱為工藝家,或多或少是有賴於「生活工藝」思潮所賜。


以生活工藝為主的藝廊,也可以說就是以餐具用具於主的藝廊。將一隻售賣不足千元的,用來盛載咖哩飯的碟子,必恭必敬的陳列在架子之上,旁邊仔細地註明了創作者的名稱,對港澳的藝術經營者而言,大概有點匪夷所思吧。畢竟,在港澳稱得上是藝術的,通常貨品造價較高,普羅大眾感到高不可攀的。不過生活工藝就是如此,不但作品生活化,連價錢也需生活化。


Gallery Yamahon、幾一里、器物彩彩、Second Spice⋯⋯京都數十間以生活工藝為主的藝廊,已把市場的需求量填滿了。客源是其中一項教我感到頭痛的,不過更教我反覆思量的是,究竟,作為一間由香港人打理,而主理者擁有著設計及編輯背景的藝廊,究竟可以為藝術家們做些甚麼呢?我們跟其他藝廊有甚麼不同之處呢?


在製作我的新作《器物無聊》時,跟不少陶藝家接觸,其中一個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對話,是與矢島操的訪談。她提到作為一個靠造陶藝糊口的藝術家,製作器物是最便利的。易賣出,因此也較容易找到願意合作的藝廊。只是,在接到訂單時,相同的碟子需重複製作一百個,機械化地畫著相同的圖案,於生活裡累積下來的點點靈感,便會徐徐枯萎。


矢島操這番話,透露了日本生活工藝藝廊很重要的實況——藝廊為了經營,不得不展示能夠大賣的作品,而部分工藝家為生活亦埋首製作這些作品。他們或許有很多別種的創作慾望,卻苦無願意合作的藝廊。當然這種情況是很容易理解的。工藝是面向群眾的,而藝術則較自省,藝廊是傳達工藝家及藝術家思想的橋樑,要將之表達清楚,才能找到客群,偏偏兩者的取向大相逕庭,藝廊所需的表達技巧也有所不同。這似乎就是現在京都藝廊業界內的缺口了,一個我們可以闖進的缺口。


作為多年的雜誌編輯,我對於藝廊的商業營運沒有半點自信,但對於傳達訊息卻有一點信心。加上Alan強大的設計團隊,我相信我們是有辦法,將工藝家們的創作打磨得明亮而易於理解的。


跟Alan合作的過程裡,最讓我感到自在而喜悅的是,他有著一顆大愛的心,凡是能夠協助工藝家們的計劃,只是在他能力範圍所及,他都願意幫助實踐。藝廊無疑是商業運作,然而Kyoto 27只要能夠自負盈虧,他便心滿意足。因著他的寛大與量度,我在策劃展覽時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能夠花時間與工藝家溝通,努力理解他們的世界,並一起定立計劃將之展現出來。


我不肯定Kyoto 27會否是具有影響力的工藝藝廊,但我有信心,在工藝家心中、在參觀者心目中,它肯定是獨特、無可取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