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徐欣羨

電影導演,2012年憑紀錄片《櫃裡孩》獲得「2012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評審大獎,並獲邀在亞洲及歐洲多個影展放映。其後赴香港演藝學院修讀電影製作碩士課程,畢業作品《小學雞大電影》入圍2013年「香港亞洲電影節」。紀錄片《荒蕪中栽花》獲得「2014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評審推介獎。近期作品《骨妹》獲選為「第一屆澳門國際影展」競賽影片,獲得「澳門觀眾大獎」,亦獲「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兩項提名。


澳門電影與世界接軌的阻力

2018年08月 | 第二十八期

澳門本地電影近十年間從數字上來看是有大幅度的增長,但礙於本地市場實在不足以支撐整個電影產業,澳門電影的發展該是如何走向,一直是大家所關心的話題。

 

作為本地的導演,近年看到不少澳門朋友的作品,不管是短片、劇情長片或紀錄片,都紛紛在亞洲其他地區,甚至全球的不同影展受到青睞,這是令人振奮的消息。可是我們都在問同一個問題,那下一步這些電影人該怎麼走呢?

 

電影製作,特別是劇情長片的製作,動輒都要過百萬的費用,在一個起步點這麼高的行業裡,澳門這一群新人該怎麼走,怎麼找到合適的資金,成為澳門電影以後能否與世界接軌的關鍵。

 

談到過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投資,其實不管是不是在澳門,對新導演來講都是難談得成的。一是導演本身沒有多少作品可以供人參考,二是談到投資又有回報的問題,不是純粹說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就可以成交。在澳門談電影投資幾乎沒有人或企業願意嘗試,本身電影投資已經是高風險,再加上大家對澳門本地的電影還沒有信心,覺得澳門的創作人還停留在土法煉鋼的階段,所以很多時候,在澳門找本地企業去談電影投資都只能無功而返。要改變現在的狀況,我覺得本地的創作人跟澳門的企業都可以共同努力。

 

如果是因為投資者對自身的信心不足,身為創作者當然有責任令別人對作品本身有信心,這當中包括了經驗和作品的累積。然而,除了導演光環外,另一個角色在這個前期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監製的角色。要找一個監製對創作十分了解,可以找得到合適的投資者,又能帶作品到世界不同的影展,不要說在澳門,在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然而,在澳門光是想找一位監製能幫你找到合適的投資,並能處理一些非關創作的行政程序,就已經非常困難。對電影行業有興趣的人,總是一頭熱的想要當導演,覺得導演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但卻忘了電影是團隊的創作,沒有適當的人做適當的事,電影是不會成功的。怎樣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幻團隊,是新一代創作人都在爭取的方向。

 

除了創作人以外,本地企業事實上可以更大力扶持本地的電影發展。澳門因為本身的文化特色,每年都吸引外地電影來澳拍攝,我們每次都看到,只要有香港或內地明星參與的電影,本地企業或酒店,總是能提供大量的協助,當中包括酒店房間或各式各樣場地的贊助。可惜的是,當本地製作去敲門時,通常會被拒於門外。我們當然了解,如果按商業操作來說,投資是要講求回報的,有明星參與的電影,就有觀眾的保證,這能確保企業贊助的東西被看見。可是,本地企業難道沒有社會責任嗎?除了賺錢以外,本地企業能成為推動本地電影產業的幫手嗎?在國外也有很多例子,當地企業會優先支持當地的藝術創作。雖然澳門暫時沒有相關的政策,但是否有可能參考這種模式,讓企業能在澳門賺錢之餘也為澳門出一分力,我覺得很值得討論。

 

說到要與世界接軌,除了在本地尋找出路,更直接的是在澳門以外的地區找到投資和發行的渠道。對剛在澳門起步的創作人來說,無疑是難以接觸的。澳門近年也舉辦過不少的創投會,吸引外地的投資人或製作人來看澳門的電影項目,不過要怎麼保證數量這麼少的項目能吸引到有質量的投資人,暫時還是棘手的問題。反過來看,澳門的創作人也是可以到世界其他大型的創投會一試身手,但跟全球各地優秀的創作人共同競爭,澳門人是否能突圍而出,這又是另一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