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文創新秀的故事

2016年04月 | 第十四期
文/梁雄業、楊嘉欣

文創產業的成敗,人才往往是決定因素。有見及此,澳門特區政府和民間也絞盡腦汁網羅和培育本地人才,推出不同的學習資助計劃和獎學金。今期《文創誌》,我們請來三位學成歸來,並於不同文化藝術領域漸露頭角的文創新秀,分享他們走過的路,和對前景的看法。

 莫倩婷-05.jpg   李英維-06-06.jpg


劉志強:音效也是一門專業

 

中學時代與朋友組成獨立樂隊,令劉志強對聲音設計及音效製作產生興趣,下定決心向相關專業發展,並成功考入新加坡音頻工程學院聲音製作學系。一年約30萬澳門幣學費生活開支對一般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劉志強曾向澳門基金會申請資助,但基金會的資助範圍主要針對世界排名前列的著名大學,最後他在朋友鼓勵下去信文化局,結果獲得當局的學習資助。

 

「開學時我的班共有30人,但最終只有七人畢業。」音頻工程學的課程內容緊湊,全年只有15天假期,每天排山倒海的作業,不少學生因為壓力太大而退學,學期尾聲有時要一星期完成一篇論文。劉志強說:「為提升學生的聽覺靈敏度,教授把混音器其中一個頻率調高,連續四小時不間斷地聽『雪花聲』。」

 

新加坡規定外地學生不可打工,劉志強沒有因此放慢腳步,到處尋找實踐機會,包括爭取到新加坡樂團ESO Symphony當駐團錄音師一年、去信訪問台灣國家交響樂團的錄音師等,行業中累積的經驗讓劉志強的論文題材更豐富,並獲得最高級別評價。

 

新加坡人口以華人為主,劉志強到機構面試做實習時,對方以為他是當地人,但一開口說話就露出破綻,「論學習能力和工作表現,我覺得各地學生沒有分別,但澳門人唯一輸蝕的是英語能力不及當地人。」劉志強的論文觀點獨特有趣,只是在英語表達上略遜一籌,這沒有打擊到他的學習信心,因為追逐夢想的路上,信念大於一切。「有位同學來自毛里裘斯,我很好奇他為何老遠來讀聲音製作,原來他的國家沒有相關專業人才,他立志回國後為國家出一分力,結果他畢業後成立了一間大公司,與知名演員合作。」

 

駐團錄音期間,小型四重奏、數百人合唱團、紀錄片配樂等經驗,漸漸擴闊了劉志強的視野。在澳門,通常只有大型演奏會或音樂節等盛事,才會邀請重量級音效團隊負責錄製工作,新加坡卻剛好相反,當地樂團對音效品質的堅持是劉志強最欣賞的地方。「澳門與新加坡的音樂生態分別在於,澳門的樂團普遍認為演出機會比錄製作品重要,新加坡的樂團即使是舉辦小型演唱會,亦會使用專業和複雜的錄音設備,堅持把大大小小的演奏完美地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