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點象藝術協會:慢工出細貨

2015年05月 | 第五期
文/吳健玲、陳美婷、馮信華

base-53.jpg   base-54.jpg


曉角是立足本土的劇團,那2008年成立的點象藝術協會(下稱「點象」)就有衝出澳門,邁向國際的野心。它們每年都有作品受邀到外地演出,而且即使創作仍以劇場為主力,但也加入不少新穎的跨媒體元素,每個創作積極地作不同的嘗試。如其深受好評的《玩‧風景》,就結合了水墨、意象、形體和劇場,前年受邀到非洲佛得角的Mindelact國際藝術節中演出;而這個作品連同音樂劇場《墓所事事》及微型物件劇場《格子爬格子》三個澳門原創節目,更於去年的英國愛丁堡藝穗節連演四周,大獲好評。

 

點象的製作很破格,跟澳門的傳統表演藝術不一樣,說得好聽是清新有創意,不好聽是小眾。對此,點象行政總監鄺華歡自有他的看法。

 

「產業化不等於大眾化。大眾化又未必通俗的。若然表演藝術的觀眾只能是少數,那我們就要集合全世界的小眾。」鄺華歡認為,視覺藝術或劇場從不是大眾玩意,澳門的表演藝術要發展,就要走出去。

 

點象的許多骨幹成員也是在外頭學有所成,回流澳門發展的藝術家。這個集音樂、服裝、佈景創作人才和設計師的團體,擅長跨界藝術創作,講究作品的持續發展。鄺華歡相信,作品有生命,所以需要時間成長。但在澳門,令作品成長是有難度的。

 

「澳門好奇怪,演出通常兩三場就把劇封箱。其它地區不是這樣的,他們會用一年時間去發展和建立一個好作品。」所以,點象也選擇慢工出細貨,一年只有一兩個作品。但不是每個藝團也有這種「奢侈的機會」。政府對藝術團體的資助通常要求每年有一定的創作量。簡單一句,就是有新作品,才有資源。鄺華歡不否認,政府近年投放在表演藝術的資源較以往多,但作品的質素卻不成正比。演員一齣接一齣的演,舞台換完一個又一個,來不及深化作品就要趕下場。鄺華歡覺得,這其實是「跑數」。演員要跑、創作要跑,就連觀眾也要陪著跑,最後大家重量不重質。

 

「若然一年只做兩個作品,表現才能更加精良。演員要演出機會去鍛煉,演得多才能深入理解角色。」以點象最出色的作品《玩‧風景》為例,至今發展到第七個版本,而且是每年會到國外演出的其中一個作品。

 

鄺華歡補充:「澳門的劇場觀眾就只有這麼多,要找三萬人入場,難如登天。但若將眼光放到其它地區,比如去台北找3,000人入場,廣州5,000人,還有去北京,那就是我提過的,要集合全世界的小眾。」

 

鄺華歡指出,觀眾量的競爭並非來自本地劇團之間,而是劇場與其它娛樂節目的競爭。「我總是反問自己,澳門劇團有沒有足夠的選擇給觀眾。第一晚我沒時間,第二晚也是。噢,第三晚劇場的表演已落幕。這樣就少了一位新觀眾。」

 

他也指政府要突破盲點,不能單看單一場表演的觀眾數量去斷定一個作品的成敗。「政府要學會看懂觀眾的增長趨勢,即有哪種類觀眾的數量在增加減少,以及藝團一年的平均觀眾增長量,才能夠更準確判斷一個藝團和作品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