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讓澳門作品走出澳門

2015年04月 | 第四期
文/王慧詩、黃耀岷、呂珠玲、許月華、陳美婷

base-56.jpg   base-58.jpg

base-59.jpg


澳門詩人袁紹珊的第一本詩集《太平盛世的形上流亡》,幾經輾轉,最終在2008年於香港發行。

 

一開始,她也從澳門的「傳統出版渠道」出發,嘗試申請政府資助,可是對不上合適的時機,各社團都有了自己一早擬訂好的年度出版計劃,並已向政府機構遞交;而她在與政府資助單位了解章程時卻發現一事,令她有不公平的感受:「資助金額的多少是未知數,但資助單位卻有權與作者分版權。當時澳門人的版權意識仍不強,但我是很在乎這個的。」

 

於是,袁紹珊決定自己嘗試找澳門的出版社。「曾經和边度有書商討出版細節,結果合作形式其實只是做代理,由於他們資金有限,加上本身又不是專業做出版和發行,所以跟自資出版沒有太大分別。」

 

澳門的出書路不順,於是她主動聯絡香港的出版社 kubrick。她笑說:「詩歌是冷門文學甚至是票房毒藥,但kubrick當時打長途電話給我聊了一小時的合作事宜,十分有心。」自那次出版第一本詩集後,袁紹珊至今已有五部著作,出版地區遍及香港、台灣、澳門和內地,可說是澳門鮮有、令澳門作品走出澳門的作家。

 

在兩岸四地的出版經驗,袁紹珊有如此的觀察:「香港的出版社要面對商業市場的激烈競爭,比較在商言商;台灣可能因為比較多文青,出版業的氛圍很好,民間各出版社也常有合作而非打對台,也較樂於支持新的作家;內地市場的求知慾都很強,但出版程序複雜,起碼多一個審查程序,但相對澳門而言,內地較重視編輯職能,能在文章佈局和內容等方面多給作家專業的見解。」


至於澳門,閱讀的人少,買書的人更少。袁紹珊指出:「澳門出版給人的感覺是無論出版商或作者都是『自娛自樂』的心態,出了便算,缺乏市場策劃。亦因為大部分出版有政府資助,出書仿如『派卡片』。這種『派卡片』文化是惡性循環,導致讀者不願花錢買書。」


在英語出版市場中,「literary agent」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職能猶如伯樂,也是作家的經理人,他們會當作家和出版社之間的橋樑,負責版權的洽談和交易事務。如建基於亞洲的Peony Literary Agency,旗下的華裔作家就有陳冠中、韓寒和莫言,替他們進行作品的外語版權交易。奈何這樣的角色在華語出版市場並不普及。袁紹珊能夠令自己的作品走出澳門,多少要靠自己努力爭取。她表示:「無論政府怎樣為本地作家鋪橋搭路,始終也要作家自己願意走出去讓別人認識。現在已有各種出版模式,我的《Wonderland》也有發行電子書。也有人會在網上籌款集資出書,賣書後再分利潤。在網絡世界,已有一個新天新地在等着我們。」


對於網絡世界的威力,《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的作者之一李展鵬就是一個成功例子。李展鵬是澳門的文化評論人,用了三年時間把文章結集成書。他說:「最初只是在網絡上發表有關梅艷芳的評論 文章,後來香港的梅艷芳粉絲看到,然後瘋傳,結果就被香港的三聯書店看上了,之後在國內也出版了簡體版。」


而這本書也帶來了另一次合作,李展鵬的另一部作品將會再度由三聯出版,並預計在今年香港書展推出。李展鵬說:「既然澳門的出版通路未成熟,澳門作者就不應把自己局限在澳門,而是善用網絡平台。在出版無疆界的時代,好的作品總會找到歸宿。」最近一兩年,他就為內地的「騰訊大家」、台灣的「關鍵評論」及香港的「評台」等網站撰稿,嘗試開拓讀者群。


此外,他認為,澳門政府在培養本地文創人才時,可考慮把培養優秀作家放在較優先位置。「現在澳門政府對某些產業如電影,投入的資源比較多,但栽培一個作家比一個導演其實容易很多,始終寫作和出版不是技術密集的產業,不需要一連串的工序去配合。當局可考慮引介本地優秀作家給外地的出版社,先讓外地讀者認識澳門的作品,出口轉內銷未嘗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