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輝

環球旅行者、專欄寫作人,著有《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鐵鞋旅遊頻道」創辦人之一,並任總編輯一職。

出版在台灣

2015年08月 | 第八期

04.jpg


其實在環遊世界之前,早就有將經歷寫成書出版的想法,這相信也是許多旅行者的同樣想法。我在旅行中一直持續寫作,兩年下來文字產量頗多,足夠出兩本書;於是在旅行的後期,便開始透過朋友物色出版社,希望將文字變成實體書。最終找上了台灣的時報出版,幸得編輯們賞識,於是去年年底出版了首本作品《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記錄旅程中亞洲和中東的部分;接下來九月亦會出版下集,收錄歐洲和中南美洲的旅程。


許多朋友都會問:既然是香港人,為何不在香港出版,而要走到台灣去?


其實以遊記來說,香港人在台灣出版的,我不是第一人。在我之前有鄒頌華的《從絲路的盡頭,開始》、吳蚊蚊的《旅活》,當然還有張翠容的數本著作;在我之後的也有上田莉棋的《辭職旅行的意義》,而據我所知也有一些香港旅行朋友正在計劃在台灣出版新作。對我來說,選擇在台灣出版主要有幾個原因,當中最主要的當然就是讀者群的考慮。台灣二千多萬人口,閱讀風氣較盛,讀者群數量當然比香港大,從書本的首刷量就可以知道:香港絕大部分的書首刷都是1,000本(有些低至500本),而能夠印第二刷或更多的,比例相當少。而台灣的出版,很多第一刷都有2,000本以上,能印二三刷或更多的也不少。


我在台灣出版還有一個考慮因素,就是台灣的讀者比較能接納較為嚴肅和字數多的讀物;或者應該說,台灣讀者對於不同類型的讀物的接受能力都較高,這既歸因於讀者的量,也與讀者的質有關。拙作雖是遊記,但較為嚴肅沉重,相信台灣的讀者會比較能接受這類型的作品。


如想進入台灣巿場,又何不在香港出版,然後運往台灣售賣?書的銷售量除了書的質量本身,其實宣傳、通路更為重要;在台灣,在出版社的協助下,安排媒體訪問和講座分享等宣傳項目均容易得多。最重要的,是台灣書店當然會優先銷售台灣出版的書,書比較有可能放在書店較顯眼位置以及擺放時間更久,如果希望打進台灣巿場,在台灣出版自然會是最好的方法。


另外選擇在台灣而不在讀者量更大的內地出版,也有幾個考慮。第一個自然是正體字的原因,港台兩地均使用正體字,雖然用詞稍有不同,但始終可以共通;因此即使在台灣出版也完全可以直接在香港出售,不必另外出版不同版本。而如果作品內容涉及政治等等,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通過內地的內容審批,相對之下,在香港和台灣的出版自由是重大優勢。


不過說到底,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台灣,出版產業其實都非常艱難。要做一本內容既好、又能賣的書,無論在哪個巿場都不容易,甚至有不少朋友都對出版業的未來悲觀。不過我相信一個社會始終需要書、需要好的閱讀材料,也許閱讀的方式會變,但好的作者始終還會找到欣賞他的讀者,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