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蔡琇莹

文藝中年,喜歡城市漫遊。曾仼職報章文化版,報章雜誌城市專題版記者。現職文字織補工作及家務助理。


文化保育可發展成文創產業嗎?

2015年09月 | 第九期

05_蔡琇莹_01.jpg


近日讀到澳門對有關保育逾半世紀歷史、有殖民地建築特色的愛都酒店及新花園泳池的討論。有人更上載1954年的吳公儀與陳克夫的「世紀比武大戰」正正在新花園泳池舉行。翻查才得知這次比賽是以為香港石硤尾大火災民籌款為名的「慈善拳賽」,可見澳門與香港兩個城市有深厚歷史淵源。港澳同樣面對文化保育的問題,兩個前殖民地對地方文化保育的經驗或許可以互為參照。


編輯着我寫一些介紹香港「文創產業」有關的文章。想了很久才想起香港其實沒有出現「文創產業」或相關政策,比較接近的大概是十多年前唱起過的「創意產業」。那地方的文化保育是不是可以發展成一門「文創產業」?


近年愈來愈多香港人渴望了解我城的前世今生,坊間有不少組織舉辦港九新界離島各區的「導賞團」。這些「本地團」的費用多約二三百港元,導賞者往往都是資深地區人士,又或由對該區史地有深厚認識的導賞員帶領。如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就舉辦了不少社區或歷史導賞團,也不時舉辦有趣的歷史講座,如香港電車、颱風等。香港是一海港城市,非牟利組織海濱文化導賞會以社區的歷史出發,講解不同社區的古往今來。還有Walk in Hong Kong,顧名思義帶你遊走香港,看看各區當下及從前的面貎。他們更特備英語導賞團,來讓自不同國家的人都可以了解香港這個城市。


除了「導賞團」這項「產業」,香港確實有些非牟利機構在做有如「文創產業」的工作,對社區的發展與文化作出紀錄與保育。他們說明了地方文化保育不一定是盤「蝕本生意」,可以自負盈虧的持續發展下去。我所說的是自2009年成立的「文化葫蘆」。


「文化葫蘆」的創辦人吳文正是資深攝影師,太太霍天文是社區組織協會的前社工。對於香港本土文化的保育工作,他們所涉獵的範圍相當廣泛,除了社區導賞團(他們可說是本地導賞團的先驅),亦從事地區資料搜資工作,與地區人士、街坊建立關係,並嘗試建立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找出社區內或新或舊的創意元素,加以發展,好使社區的經濟、創意與文化活動得以持續發展下去。自2010年起,他們於中上環的歷史建築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舉辦過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後,之後每年都在不同區如葵青、荃灣、深水埗、黃大仙等舉辦過同類活動,每年都得到香港賽馬會逾四百萬港元的撥款。


文化葫蘆早前在元創坊PMQ(即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開設新店「師傅到」。小店除了專售本地設計的產品,更定期邀請本地手工業(如造鞋、打白鐵)的老行尊,由他們主持工作坊。香港本地青年近年也興起了一陣「手作風」,這類工作坊也大受歡迎,經常爆滿。向本地年青人傳授手藝,替夕陽工藝投入新血,保育快要失傳的手藝。除了文化、建築與地景,地區的「手工絶活」,也應該得到重視與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