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袁紹珊

北京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影視編導)雙學士、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及亞太研究雙碩士,研究方向為文學及電影。獲「美國亨利.魯斯基金會華語詩歌獎」等多個獎項,曾任美國佛蒙特創作中心駐村詩人,應邀出席葡萄牙等多個國際詩歌節,擔任澳門首部原創室內歌劇《香山夢梅》作詞人。在兩岸暨港澳地區出版過多部詩集。長期從事學術及出版工作,並為台港澳多家媒體撰寫專欄。


轉譯與故事行銷:新媒體時代的必殺技

2021年03月 | 第四十三期

北朝寶寶心裡苦怎麼辦?到街頭造佛像,求慰藉。明代文人也喜歡寫打卡式遊記、炫耀文,你知道嗎?


新媒體時代導致碎片化閱讀、「懶人包」橫行,網絡文章難道只有短小輕薄一途?很多寫作人有見及此,努力透過轉譯和社交平台,把望而生畏的學術殿堂,變成榕樹下的說書檔,將磚頭般的枯燥文獻變成可口蛋糕,培養廣大讀者群。


轉譯:把磚頭變蛋糕


轉譯,正是「History Re-told」的一種方式,把十分催眠或一頭霧水的資訊,翻譯成「人話」給大眾聽。


轉譯式的「創意性非虛構寫作」(creative non-fiction),不一定具備學術上的新發現或深刻洞見,考驗的是聚珠成串的整合和故事行銷能力。從資料蒐集、議題分析、主題企劃、創意發想、下筆成文到包裝推銷,編輯力、文案力、執行力缺一不可。熟讀、理解文獻,只是轉譯的第一步,使用文學技巧創造出符合事實的活潑敘事,生動呈現觀點而不打妄語,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


數位文章要達至歷史的真實、社會的關注、文學的好看,就要用經營IP的心態去創作,包括小編人物設定、從使用者行為思考、保持敏感度的防禦性寫作(尤其處理時事或涉及爭議性內容)。無論追求的是有根的世界主義(rooted cosmopolitanism),或單純的本土敍事,或炒雜碎式的新聞轉發,釐清願景和預設讀者,才不致被點擊率牽着鼻子走。


故事行銷:用經營IP的心態寫作


華文地區的數位歷史建構和推廣,以台灣走得最前,企劃最讓人拍案叫絕,每天上線知識量爆表、乾貨滿滿的好文,擅長打造老嫗能解的人文公開課堂。


台灣近年尤其著力打造人文知識新媒體,推動本土記憶整理和跨域歷史書寫,連文博機構也放下身段,如中研院的「研之有物」,把嚴肅的科研學問,變成輕鬆活潑的口袋故事,透過「反差萌」引起大眾關注。又如台灣文學館推出的子品牌「拾藏:臺灣文學物語」,深度講述藏品故事,亦間接增加了相關文創產品的曝光率和內涵。


利用新媒體呈現轉譯力量的佼佼者,當數源自民間的「故事」團隊。成立於2014年的「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以「認識過去,想像未來,描繪世界的輪廓」為宗旨,開展各式歷史普及的嘗試,至今刊載了超過二千篇關於古今中外歷史的文章,如《粉紅色極簡史》談性別意識,以及「留住香港記憶」專題等。每月百萬人次的點擊率,開設付費的訂閱會員制,出書、辦線下活動,還陸續開發出「說書」、「副刊」等子品牌。誰說文章超過一千字就沒人看?


澳門的嘗試


號稱要打造「智慧城巿」的澳門,也在急起直追。澳門基金會於2019年推出的「澳門記憶」網站,致力蒐集及梳理澳門各類歷史文化資料,起步雖晚,但經營用心,專文如19世紀法國貴族筆下的「天朝摩納哥」、澳門街巿等,趣味與知識兼備。品牌雖以「與您一起鑑賞古今」為口號,但內容仍以本土掌故為主,從澳門看世界的宏觀專題尚待開發。


可別忘了,這是一個「分眾」的時代,寫作人別妄想能以一篇文章取悅所有網民,輕鬆幽默的人文書寫,仍不時被扣上不務正業的帽子。但如果想在資訊爆炸的數位武林屹立不倒,就至少要有掌握兩招必殺技——轉譯,是吸收能量的「乾坤大挪移」;故事行銷,則是簡潔威猛的「降龍十八掌」。


01.png

中研院「研之有物」網站主視覺,分別象徵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三大研究領域,「研之有物」就是其中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