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澳門影像新勢力:為澳門培育影視人才

2016年06月 | 第十五期
文/梁雄業、李嘉耀、李亨鴻

base-23.jpg   base-25.jpg

base-26.jpg



由澳門文化中心主辦的《澳門影像新勢力》,至今發展近十屆,共衍生出49齣本地錄像製作,當中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紀錄片等影視人才,為紀錄澳門出力。活動夥伴拍板視覺藝術團團長朱佑人認為,澳門作品和人才均有能力走向國際,欠的只是機會與歷練。

 

拍板視覺藝術團於1999年創立,旨在促進當代澳門電影發展,多年來培育不少本土電影人才及進行對外交流,三集深切刻畫澳門的《堂口故事》系列電影都為拍板藝團所製,在國際間屢獲讚譽。朱佑人希望能以藝團作始,推動澳門電影業界發展,2007年起更與文化中心合辦《澳門影像新勢力》,以培育新一代的影視人才。

 

《澳門影像新勢力》分為紀錄片、劇情短片及動畫三個組別,當中又分開進階組、公開組及新手組,各個階段的門檻與資助金額不同,其中紀錄片組的進階組別資助可達20萬元澳門幣。層次有得逐級上,電影新手自然有了奮鬥目標。

 

「開始時只有紀錄片拍攝的,因為當中不需要太多專業團隊支援,場景演員都是從現實中找到,財政亦比較好處理。及後才逐漸加入動畫及故事片的範疇,比賽就更多元化了。」朱佑人道。

 

可入圍最終評審至公開首映亦非易事,參賽全程歷時近一年,需經過三個階段的審核,包括擬定計劃書、與大會的專業團隊進行討論、製作等。最終作品得以完成才會在文化中心正式上映。比賽過程緃然艱辛,卻直接培育出不少澳門本地的影視人才,如今期報導的林鍵均、《櫃裡孩》導演徐欣羨等,可見澳門亦能出產優秀的影視人才,亦證明比賽對培育人才有作用。

 

比賽今年踏入第九年,制度已漸成熟,唯作品在文化中心放映後的出路如何,如安排在外地的電影節放映等配套始終未夠,故朱佑人認為政府可從被動式的報紙等媒體宣傳,轉為主動與國際影展接洽或到學校巡迴放映等,讓更多地方的民眾都能欣賞澳門的佳作。

 

「記得初辦比賽時適逢澳門博彩業開放,作品多以探討社會的變化為主題;到今天安定下來了,作品的主題又會變得多樣。紀錄片是很有趣的東西,既有故事性,亦有真實性,只要回看過去十年的作品,你就知道當時的社會面貌與歷史意義。這亦是我堅持紀錄片創作的原因。」朱佑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