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鍾妮

本職為會計師,亦為多個澳門動漫團體的成員。九十年代初起應邀於《澳門日報》上發表小說、漫畫及插畫作品,後期負責漫畫編劇。近年主要工作有主編「漫畫天地工作室」旗下漫畫書誌《MIND²》,及參與籌組「澳門動漫聯盟」項目「澳門動漫博覽會」等。


澳門動漫去哪兒?

2016年04月 | 第十四期

06_鍾妮_01.jpg


三四十年前,漫畫書和卡通片普遍被本地師長視為「課外毒物」。直至數年前,受助於國家與地區政策,動漫終於一個翻身,成為文創產業其中一員,政府設立了相關部門掌管它的發展,社會對動漫的認知亦自此有了改變,有段期間本地動漫團體甚至成了各類展銷會爭相拉攏的對象。


放眼世界上不少國家地區,動漫都已是發展得相當成熟的一個龐大產業,以漫畫書/動畫片帶動周邊產品市場賺取豐厚利潤的商業運作模式,早已為人所熟知,一些國家期望動漫產業帶來長遠經濟效益,早年已開始大力投入發展,不說遠的,就是在中國大陸,不少城市都有定期舉辦大型動漫節,且都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與支持。雖說內容質量方面一般認為尚待提升,但至少已廣泛帶動整個行業,甚至引來國際注視。


小小的澳門,近年憑藉科技及網絡的發展,加上政策助力,澳門動漫界已一改昔日黙黙耕耘不問收獲的低調,除了頻頻發佈的新書與展覽,日常生活中,屬於本地原創的動漫元素鋪天蓋地存在並應用著:文具、服飾、生活用品、玩偶、裝飾、手信禮品、主題餐廳;政府部門也很喜歡把動漫用於政策推廣或節慶宣傳,甚至博企也曾採用本地漫畫家作品製作單張。一些社團組織搞活動,省時省力的漫畫比賽也是很熱門的選擇;有高瞻遠矚的本地教育機構多年前已開展動漫專業課程,培育了不少本地人才;近年有了教青局的進修資助,坊間一些團體也爭相開辧基礎動漫課程,導師供不應求;以往小打小鬧的同人活動經過多年累積如今漸成品牌,動漫主題的大型會議展覽項目也出現了,規模與影響力雖仍有待發展,但總算是向產業化邁出了第一步。


從表面風光熱鬧回歸到實際,我們看到澳門始終是一個微型經濟體系,且一業獨大,外地的成功經驗我們參考了不少,然而麻雀還是麻雀,縱然五臟俱全,終究難以飛得很高很遠。


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不可能一下子跟隨政策改變,好些社會人士仍然以為「動漫」就是Cosplay,僅是青少年的玩樂行為。本地動漫愛好者不吝消費但更傾情於外地產品;本來不錯的經營理念放到澳門市場小租金貴人手缺的商業環境之中飽受制肘,令動漫主題餐廳無法堅守定位;動漫創作人業餘的佔絕大多數(沒有正職收入,不可能養得活這個愛好),漫畫書出版了卻難以完善行銷,一旦要舉辦展覽外出交流還得兼顧大量行政及事務工作;雖有優秀作品,卻礙於產量與速度,無法在整體上達致一定的規模;會展項目成本龐大,縱有政府資助仍是入不敷支。


澳門動漫產業化的方向錯不了,但長路漫漫,中短期內不能長成為生金蛋的鵝,下一步要往哪兒去?可幸的是,前路雖崎嶇,業界依然無畏向前。